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葡萄、水蜜桃在藤下、枝頭熱鬧地扎堆,爭斗得格外可愛;標準鋼架大棚內,有機蔬菜一畦接著一畦,綠油油、水汪汪;各式造型的苗木郁郁蔥蔥,像衛士一般守護著這片園區。烈日灼灼絲毫沒有降低園區內工人勞作的熱情。盛夏七月,當記者來到如城街道農業綜合開發增量資金土地管理項目現場時,這里一片忙碌情景。
“這幾天的西瓜都是兩三萬斤的銷量,這不,正趕著送貨呢。”菜農周曉強樂滋滋地告訴記者,除了西瓜,他還栽植了其他的果蔬,長勢都很好,今年是個豐收年。
看著運貨車平穩駛離園區,周曉強感傷不已:“你別小看這水泥路和這些縱橫的溝渠,作用大著呢,往年只要一下雨,車子基本沒法走,果蔬要么被淹,要么被顛壞。”在他看來,道路的流通,溝渠的疏浚,使得自己的經營變得利便了許多。
在長著蔬菜的大棚里,張大爺趁著休息的時間跟記者嘮起了家常:“以前地里都是一熟麥子一熟稻,你看現在園區里,苗木、蔬菜、西瓜、草莓,應有盡有。”
如城街道沿河村黨總支書記冒建山告訴記者:“這些可喜的變化都離不開農業開發,理順溝渠、修建道路,這幾年,村里的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改善,吸引了許多客商、栽植大戶紛紛落戶,生長起了生態苗木、果蔬栽植等,農業產業結構不停優化,國民收入大大提高。”
沿河村僅僅是農業綜合開發助推產業結構優化的一個縮影。我市始終堅持以園區式開發的理念大力推進規模開發、高效開發,花木大天下、顧莊生態園、南通森果現代農業園區,這些現代農業園區的精品無不展示著我市農業開發的豐碩成果。
走進如城街道大明社區,一派迷人風景,五彩斑斕的花朵流淌成靚麗的錦緞,蔥蔥綠綠的林木綿延成清涼的長廊,大明社區黨總支書記孫學梅告訴記者,位于他們社區的花木大天下2021年市場交易額達60多億元,動員周圍縣市5萬多農戶,年增收8500元/戶,被評為江蘇省農業產業化優異龍頭企業。
不僅云云,現在我市花木栽植面積到達20多萬畝,種植品種1300多個,形成了年產3.5億株綠化苗木、300萬盆盆景、400萬盆盆花、250萬平方米草皮和1500萬支鮮切花的生產能力,全市花木盆景營銷收入逾100億元。
大手筆的農業開發另有力促進了全市優質果蔬產業的生長,至2021年終,全市新認證無公害產品50個,有機農業面積達1.7萬畝,“三品”基地面積占比居南通首位,“如皋黃雞”、“如皋黑塌菜”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全市設施農業面積累計達15.2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12.5%。
不停做精做優的花木產業,迅速生長壯大的設施果蔬,以及悄然成風的休閑農業,無不彰顯出農業綜合開發在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的同時,堅持集約化、規模化開發,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鮮明特色。市農發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海說,我市農業綜合開發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全力服務現代農業生長,真正實現了農業綜合開發到哪里,現代農業的亮點就在哪里展現;哪里有現代農業園區,哪里一定有農業綜合開發的身影。□見習記者佘卉囡 通訊員侯修業 薛潔銘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