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對節白蠟生長快,傷口愈合能力強,樁型蒼勁挺秀,枝條耐蟠扎,定型快,根系發達,生命力強,是湖北盆景素材的較佳樹種,深受寬大盆景興趣者喜歡。韋金笙先生在《花術盆景》2021年第八期《中國盆景誰主沉浮》文中,把對節白蠟列為長壽樹種,為對節白蠟盆景定了性,我們也進一步熟悉到了對節白蠟盆景既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更具一定定的珍藏價值。但是,由于資本有限,加之多年采挖,要想得一棵沒有截面、收頭完善的坯樁很難?,F在,所采挖的樹樁大多不盡人意,多數均為截面大、疤多,嚴重影響了對節白蠟盆景的觀賞價值。若那邊理好對節白蠟樹樁的截面及疤痕一直是每個盆景興趣者感應頭疼的事。近幾年,我們帶著這一問題,與廣州、深圳、北京、天津、江蘇等地盆景興趣者交流,還接觸了臺灣盆景朋友,在來往中相互探討了這一問題。臺灣朋友善意地忠告我們說:“我們在湖北觀測過,對節白蠟的截面、疤痕及腐干如果不處理,對節樹就會永遠放在哪里”。言外之言,如果不處理好這問題,對節白蠟盆景就難出精品,就打不進盆景市場。朋友之言使我們感應了危機,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我們眼前。我們為什么不能像處理松柏樹樁一樣去向置對節白蠟呢?為什么不能根據大自然對節樹殘留截面和破面自然風化的形式去向置這些新的截口和疤痕呢?我借用原來做根藝作品的電動對象,刀頭,各種磨頭,對一些對節白蠟樹的疤節執行了雕鑿。實踐證實效果極佳,原來的疤痕、截面經過雕鑿釀成了流線形樹干,原有的殘留破面變得加倍自然,使原來一棵顯示安全的對節白蠟盆景變得耐人尋味。為使這一雕鑿方式得到完善,將對節白蠟盆景做得更美,現將雕鑿步驟敘述如下,供盆景興趣者參考。
一、雕鑿截口疤痕。先鋸掉應截枝干,鋸時不要過于靠近主干,為下步留有雕鑿余地,然后適度鑿去其棱角,較后用電動對象雕鑿。雕鑿時,要根據樹干的變化而雕鑿,線條不要太硬,要流通:二是深度要適度,要時候觀測樹干夾層的變化,充分利用其夾層,不要損壞夾層樹皮,盡顯其自然腐面:三是面積較大的截枝,應首先觀測樹樁上原始風化后的形態,雕鑿部位的形態應與之相仿;四是根據術紋確定磨頭,打磨時要順術紋偏向,為阻止外面起毛,要隨時調整磨頭偏向,并把握好力度;五是清潔雕鑿部位,涂刷石硫合劑。
二、處理樹樁原始腐面。樹樁采挖回來后,都存在些原始腐朽的部門,深部已白骨化,而表層仍有腐層,甚至另有白蟻窩穴。在雕鑿疤節時一定要同時對此腐層舉行清算,清算時,首先選用合適的磨頭,順溝槽偏向打磨,打磨時用力要適度.根據手感和實踐經驗,逐清除腐塊、白蟻窩穴,使之露出白骨化部門。腐塊清除后,用尼龍刷清掃腐質,然后涂上石硫合劑。
三、枯干枯枝的處理。對節白蠟樁有的存在一些枯干枯枝,生得最美。如果部位較好,可留作舍利干或神枝。在處理舍利干、神枝時.首先要作腐層清算,選擇好適當的磨頭輕輕打磨,展現其原貌:二是仔細觀測臺利干原貌走向、線條變化是否有美感,如發現其干、枝太直,應用絲雕手工對象,按松柏絲雕方式處理,然后再行磨光。但原則是通過絲雕處理,讓這些枝干回歸自然,全力削減人工痕跡,較后涂刷石硫合劑。
四、雕鑿時的注重事項。一是對節白蠟術質較硬,特別是枯干,堅硬無比,在雕鑿中一般使用吲底刀,雕鑿時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二是在雕鑿前,要仔細觀測,設計預期到達的效果,雕鑿中要因樹造形,巧妙利用夾層,美的東兩全力保留,切忌刮鑿亂削;三是把握雕鑿標準。什么是雕鑿標準,我以為一棵樹樁,它原始遺留下來的白骨化形態就是該樹樁盆景疤痕、腐干雕鑿的標準。新雕鑿的形態要與此相吻合,到達美的統一:四是要正確涂刷石硫合劑。
樹樁盆景雕鑿完成,要特木質稍干后涂刷第遍石硫合劑,以后每月涂刷一次,約涂3次,雕鑿部位即成白骨化效果。
根據植物種類和季節不同比例也不同.
生長期應該淡些,多次噴涂.休眠期可以適當濃些.詳細比例(根據我在對節白蠟生長期使用的情況為例);石硫合劑(結晶體)含量45%重量400克.現實凈藥量:400*45%=180克.兌水30倍左右噴涂2--3次.注重:噴涂時盆面覆蓋塑料膜.防止藥液進入土壤.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7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