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欒樹的整形修剪技術
發布時間:2024-06-21 11:43:33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 簡介】
學名: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 integrifoliola(Merr.)T. Chen
科屬:無患子科 欒樹屬
別名:全緣葉欒、山膀胱、燈籠樹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省
黃山欒樹被臺灣林業學家稱為“亞洲寶樹”,它對風、粉塵污染、 二氧化硫、臭氧等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抵制性。是不能多得的環保樹種,其枝葉具有殺菌成果;花為優良蜜源,還可提取染料。類似樹種:欒樹。
【 生長特征】
落葉喬木,樹冠廣卵形。喜光,稍耐半陰。萌芽力強,生長快速。適應性強,耐寒,耐干旱、瘠薄,耐鹽堿。深根性,抗風能力強,有較強的抗煙塵能力。它的繁育方式有:播種繁育。
【 整形修剪】
一、樹形選擇
黃山欒樹樹冠整齊、枝葉秀麗。在樹形培育歷程中應保持自然形態。整形方式:多主枝形為主。
二、整形修剪技術
重要修剪時期為休眠期(11月尾落葉后至翌年2月尾葉芽萌動以前)。
1.定植修剪:一年生幼苗定植培大時,可重發新干,并對根系舉行適當的修剪。
①根系的修剪:一般將主、側根剪留均為3-6cm,須根盡管保留,并剪除傷根、病根。剪口必須處理平滑,不毛糙。
②截干處理:為了得到通直的主干,對地上部門的枝干險些所有截除,僅留5cm左右的主干部門。重新萌發后,選一通直、粗壯的枝條作為主干,別的均從基部剪除。
2.培大苗整形。培大期間,促發新根,使根系發達,宜移植一次,并加強肥水管理。應對苗木舉行整形修剪,以保持適當的分枝點和豐滿的樹冠。
①保持適當的分枝點。應根據苗木的長勢,每年在葉芽萌動以前,自下而上從主干上剪去1-2盤條,逐步提高茁木的分枝點。庭蔭樹定干高度宜控制在2m以上,作行道樹定干高度宜在3-3.5m以上。
②保持主干的生長優勢。在生長季節,隨時調整樹形,實時將生長勢強于主干的主枝向下壓低,剪除一部門枝梢’以保持樹勢的平衡,形成優美的樹冠。
③由于生長快速,枝條濃密,應對樹冠內部過密枝、枯枝、病蟲枝舉行疏剪,使主枝的側枝分相均勻,偏向合理,形成豐滿的樹冠,并能保持樹冠的通透性,以堿少需要的營養消耗和病蟲害的發生。
3.移植與出圃修剪:黃山欒樹宜在11月尾落葉后至翌年3月初葉芽萌動以前移植,成活率高。苗木出圃與移植時,應保留骨架,對主枝舉行適度短截,小枝也可適量疏剪。
如圖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7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