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夏天雨水增多,尤其是在梅雨季節里,溫濕度變化大,桃樹的各種病蟲害很容易發生。最近,記者在采訪時,有不少果農反映最近桃樹上有不少病蟲害,但因分不清詳細是哪種,不知道該如何防治?記者就此咨詢了本報專家照料團成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雜果專家張志誠。據張志誠介紹,夏天的蟲害一般以山楂葉螨為主,病害以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較重。因此,生產管理上應注重調查,實時防治。
山楂葉螨
山楂葉螨一般6月份開始在桃葉上為害,7~8月為害較重。桃樹葉片受害后先出現灰白黑點,嚴重時葉片枯焦,甚至引起部門葉片脫落。6月中下旬后,其天敵薊馬轉移到桃樹葉片上捕食山楂葉螨,但當桃園中薊馬數目較少時,就需要舉行噴藥防治。“用藥以克螨特2000~2500倍為好,噴藥時期果農要機動把握。”
桃褐腐病
桃褐腐病又名菌核病,是桃樹重要病害之一,重要為害花、葉新梢和果實,果實被害較初會發生褐色圓形病斑,在數日內可擴及全果,果肉變褐軟腐。“桃樹開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溫多雨,而果實成熟期又逢高溫高濕時發病嚴重,樹勢虛弱、管理不善、陣勢低洼或枝葉過密、透風透光較差也是引起發病較重的重要因素。”張志誠說。因此,針對此病較好也能舉行綜合防治。首先,要做好清園工作,徹底清除僵果、病枝,并舉行銷毀;其次,要加強排水、增施有機肥以加強樹勢,并剪掉過多枝條,保證透風透光;這個季節用藥,可噴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一般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即可。
細菌性穿孔病
細菌性穿孔病重要發生在葉片上,也能損害果實和新梢。葉片發病初期為水漬狀小黑點,擴大后成為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紫褐色至黑褐色黑點。
張志誠說,一般這種病在4月中旬展葉后即可發生,尤其是六七月份此病進入大發生期。在此,提示寬大果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舉行防治:冬季清除枯枝、清除病源;合理整枝,改善透風透光,阻止樹冠郁閉;增施磷、鉀肥,加強樹勢,提高抗病力;藥劑上,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金士力殺菌劑舉行防治。許多果農習慣于用鏈霉向來防治細菌性穿孔病,但現在市場上許多農用鏈霉素或青霉素質量差,含量低。因此,建議大家購置農藥時一定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