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1、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中的一個較基本也是較重要的技術。植物生長離不開水分。澆水一定要做到適宜,總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足”,詳細要根據多方面因向來決議。
首先要看樹木的品種。一般針葉樹類外面積小,水分蒸發少,因此需水時也小;闊葉樹類葉外面積大,水分蒸發多,因此需水量也大。樹木有些喜干,有些喜濕,也要區別看待。不同的時期,植物需要的水分也不同。在生長期、開花期和效果期需要水分較多,休眠期需要水分較少。一般春、秋二季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夏天每天澆一次或兩次水,冬季視詳細情況而定,可幾天才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則險些不需澆水。盆土的種類、盆的質地、大小和深淺也是澆水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澆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部澆水,另一種是在葉上澆水。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較重要、較頻仍的措施之一。因此要實時觀測,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固然澆水也不能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詳細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天或干旱時,較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重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重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干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能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2、施肥
不同的植物對肥料的要求也不同。樹樁盆景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多施易使枝葉長得過密,影響造型;但缺肥又會造成樹木瘦黃,并易生病。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重肥料的彌補。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征,不能施肥太多、太頻仍,要把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干和根部的生長,以是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添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破壞、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逐步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后,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舉行施肥,但要注重,不能過濃,新栽樹樁不宜舉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3、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
盆景中的樹木不停生長,為了保持樹形的美觀,須采取摘心、摘芽、摘葉和修剪。延續舉行3-4次。
1.摘心
盆景樹木生長興旺時,欲加以抑制,或某一部門枝條過希罕,為促進腋芽的發育,以增添分枝數,可用手指或鉸剪,摘去嫩梢的生長點(前端一小部門),這樣可抑制植物向上生長,促進生長側枝。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2. 摘芽
盆景樹木的基部或樹干,經常生出許多不定芽,如任其生長,既影響樹形的美觀,又消耗養分,還阻礙空氣流通和陽光透射,且易招致蟲害。以是除必須保留外,別的所有摘去。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干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3.摘葉
觀葉類樹木較適宜的觀賞期是新葉剛出的時候。摘葉能使一年發芽一次的樹木,釀成一年發芽二至三次,而且這樣形成的枝條細而密,比較美觀。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艷好看,提高其觀賞效果。
4. 修剪
已加工成熟的樹木,經常生出許多新的枝條,為了保持其樹形穩定,也須經常修剪。通常交織枝、平行枝、車輪枝和一切有礙美觀的枝條都須修剪。至于病蟲害枝,則更須實時剪除,并立刻燒掉。此外,對于生長過密的枝葉,也宜適當疏剪,以免影響透風和透光。盆景樹木仍在不停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以是要實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
5.修根
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須根密布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麋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舉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添其觀賞價值。并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門,培以松散肥土,以促發新根。
4、翻盆
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多年后,須根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傾軋,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議。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添土壤養分,有利盆景樹木結實生長,提高其觀賞效果。
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這樣能使樹樁緩慢受益。至于土壤的酸堿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詳細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牢靠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后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育上,用竹、木棍插緊,并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5、放置及冬夏保護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必須空氣流通,陽光充分,管理利便和觀賞適宜。樹樁盆景的放置,也應據樹種的特征確定位置,一般應放置在透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足夠,透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可使植株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
有的樹種喜蔭,有的樹樁需要陽光多一點,這樣就要采取如遮蔭或遮光措施。如常綠的一些闊葉或非闊葉樹種黃楊、杜鵑、山茶花等多數喜蔭,而紫薇、銀杏、海棠等喜陽,因此要根據詳細情況來定。樹木有喜陰喜陽,要根據樹木的生理特點舉行放置,否則會影響樹木的生長。有的樹樁盆景另有耐寒或非耐寒性,對非耐寒性的樹樁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如榕樹、福建茶等。樹樁盆景冬季要做好防凍工作,夏天則要適當遮蔭,特別是淺盆和小盆景。南方夏天多臺風,還要做好防風工作。
6、病蟲害的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把握防重于治的原則。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要做好下列工作:施用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以免帶入或引誘病菌和害蟲;保持園地的清潔;做好修剪工作;盆土可用蒸氣或消毒劑消毒;盆土不要過濕,施肥要適度;定期洗滌盆景樹木的枝葉,洗去灰塵等污物;在陽光和空氣充分的地方培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7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