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下面我說一下關于苗木移植的方式。
1.移植地區準備:桂花小苗移植前,必須對移植地深耕細耙,要求到達“三耕三耙”.改良土壤的物理性子,使土壤松散,加強透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好氣性細菌的活動,促進有機肥的分解,同時給苗木根系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切忌邊翻地,邊做床,邊育苗。
在對移植地深耕的同時,應施人底肥.如豆餅和菜籽餅等,每667平方米施入量為100~125千克。如施腐熟的豬、牛、雞糞等有機肥料,每667平方米施入量為1500~2000千克,以滿足桂花苗木在生長期間所需的養分。施肥翻耕后,做成寬1.5~2米、高20~25厘米、長5~10米的苗床,以便于操作管理。苗床間的步行道,底寬30厘米左右,雙方稍低,中心略高,以利于排水。
2.移植時同:一般以冬末春初移植為宜。這時桂花苗尚未萌動抽新芽。移植遲了,桂花長出新梢,會影響桂花的恢復生長。在桂林地區,桂花小苗的移植在11月尾至次年2月份都可以舉行。這時移植,桂花苗木的根系恢復快,并迅速長出新根,根部傷口愈合良好,無緩苗期,在春季的生長季節能實時抽梢,可加速生長歷程,既可節約管理用度,又能使苗木盡快恢復生長。經過移植的苗木.須根發達.樹體美觀,移栽成活率高。
3.苗術移植:1年生桂花樹苗高達25厘米時,次年早春即可舉行第一次移植。移植時,先去掉弱苗,將強壯的小苗就地移植在條播的距離行中或其他苗圃地,株行距可定為20厘米×20厘米。2年生苗高60厘米,或3年生苗高120厘米時,可舉行第二次移植,株行距為l米×1米。起苗時,要盡管多帶土,以保持根系完整。而且要適當剪去過長的主根。待桂花苗干徑到達3~4厘米時,可以舉行第三次移植,株行距為2.5米×2.5米。移植時要挖好土球,土球的直徑和高度一般為25~30厘米×25~30厘米。苗術要隨挖隨栽.并保持土球完好.防止損傷根系。栽植完畢.隨即澆一次透水.以保證桂花苗成活。
科學施肥的方式
桂花樹是常綠樹種,一年內枝梢生長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如小實時彌補養分,則樹體生長不良.開花也會受影響。土壤中的可供養分有限,需要通過施肥予以彌補。科學地施肥,能促進桂花生長,加強樹勢,調治開花。
單干桂花樹在苗圃栽植期,每年需施肥3~4次。早春.芽開始膨大前根系就已開始活動,吸收肥料。因此,在早春萌芽前施入腐熟的豆餅、豬糞和禽糞等速效性氮肥為主的肥料,可促進春梢生長。秋季桂花開花后,為了恢復樹勢,彌補營養,宜在花后至入冬前在樹盤內施入腐熟的廄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1~2次,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并配合施用磷、鉀肥,促進桂花的樹干增進和樹冠的擴展。
作為綠化苗木的桂花樹,施肥能夠使苗木根系發達和集中,移栽后易于成活。施肥時,必須把肥料施在根系能吸收的地方,如把肥料施在直徑為1~2米的樹盤內,不能離樹冠太遠,否則根系向外太過擴展,晦氣于土球的挖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也會受到影響。但也不應施于樹干下,以免灼傷樹木,也晦氣于肥料的吸收。所施的肥料,以兌水施用或淺耕覆蓋施用為好。盡管不要深挖土壤,否則挖掘土球時,容易出現土球松散或帶不起土球的現象。基肥的施用,應結合苗木移植舉行。在移植坑穴內,放入豬糞、優質塘泥及垃圾作為基肥,并與土壤拌均勻后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與肥料接觸,以免傷根,降低成活率。新移植的桂花.由于根系的損傷,吸收能力較弱,因而追肥不宜太早,以免影響苗木的移植成活率。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