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開花結實
松樹是松科松屬植物統稱,常綠針葉喬木,牝牡同株。枝輪生,每年生一節或數節,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芽鱗、鱗葉(原生葉)、雄蕊、苞鱗、珠鱗及種鱗均螺旋狀排列。鱗葉單生,幼時線形,綠色,隨后逐漸退化成褐色,膜質苞片狀,在其腋部抽出針葉(次生葉);針葉2、3或5針一束,生于不發育的短枝上,每束針葉的基部為膜質葉鞘所覆蓋。牝牡同株,球花單性;雄球花單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數聚生,雄蕊多數,花藥2,藥室縱裂,花粉具兩個發達的氣囊,氣囊和體接觸面較小,界線顯著,普遍都有顯著的幅緣:雌球花有1—4個生于新枝近頂端,具多數珠鱗和苞鱗,每珠鱗的腹面基部著生兩枚倒生胚珠,昔時授粉,第二年便會迅速增大為球果。球果2年成熟,熟時種鱗張開,稀不張開,卵形、長卵形、近圓形或圓柱形,直立或下垂;種鱗木質,宿存,上面露出部門通常肥厚為鱗盾,有顯著橫脊或無橫脊,鱗盾的先端或中心多具瘤狀凸起或微凹的鱗臍,有刺或無刺,發育種鱗具2種;種子上部具上翅,子葉3~18,發芽時出土。松樹有些種結實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結實,15~20年時顯著增多(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種結實很晚,如紅松在自然林條件下,要到80~140年才開始結實(旦在人工林條件下,15~20年已開始結實)。大多數松樹結實有距離性,每隔2-3年或更長的年度豐收一次。松樹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數見于主枝的軸端。球果成熟有一個相當長的歷程。少數熱帶松樹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現,大多數松樹的球花則于早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現。雄球花簇生,成熟前為綠色或黃至紅色,花粉脫落時為淺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脫落。雌球花的出現緊接在雄球花以后,為綠色或紅紫色。傳粉時的雌球花近直立狀。傳粉后,鱗片閉合,球果開始緩慢的發育。約在傳粉后13個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發生受精,繼而球果開始迅速生長,一般在第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著球果成熟,它的顏色由綠、紫色逐漸變化為黃色、淺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數松樹球果成熟后不久鱗片即張開,種子迅速脫落(馬尾松、油松等);有少數松樹的鱗片張開和種子脫落歷程要延續達幾個月之久。有些松樹,一部門或所有球果年內處于閉合狀態或在樹上不定期地張開。紅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極易被風吹落。
二、生長發育
松樹的生長歷程因樹種而異。油松、馬尾松、云南松早期生長較快,但到達數目成熟期則較晚:它們在5年生以前,樹高和直徑生長較慢,5-20年為生長極盛期。自然林紅松在50年生前的胸徑生長緩慢,50-100年為胸徑生長興旺時期,之后仍能維持較高速度,到200年以后才顯著降低;樹高生長興旺時期在100年左右;材積數目成熟齡則在300年左右。在人工林中,紅松早期生長顯著加速,一般胸徑和樹高僅在10年宿世長較慢,10-30年生長即到達興旺時期。南亞松的生長歷程和其他一些熱帶松樹一樣具叢草狀階段,發芽后至4年生,苗莖高生長非常緩慢,而粗生長快,形成的莖如胡蘿卜,針葉濃密如草叢,頂芽藏在葉叢中:經過叢草狀階段以后,高生長突然加速,每年可長80-130厘米。云南松幼時也具叢草狀階段。
三、林木變異性
松樹是異花授粉植物,普遍存在著個體之間、林分之間和種源(產地)之間的變異。可根據個體變異區分松樹類型。如中國河北遵化一帶傳統上將油松分為3種類型:紅皮松(油松),材質重而色重,樹脂較多;黃皮松(糠松),材質白,樹脂較少;千皮松(粗皮松),材質重,黃色。南方將馬尾松劃分為銅皮松(薄皮)和鐵皮松(厚皮)等。現代對松樹個體變異的研究仍然根據樹皮厚薄、顏色等劃分松樹類型(油松、馬尾松、樟子松、紅松等)。除樹皮特征外,樹冠的寬窄和稀密也常用作劃分類型的依據(馬尾松、油松)。普遍舉行的種源試驗解釋,松樹普遍存在著地理變異,因此,可在統一種內劃分不同的生態型。松樹地理變異的研究,是種子區劃和選種工作的基礎。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8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