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21日,2019中國·長興第十四屆梅花節在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的萬畝東方梅園舉行。作為“中國紅梅之鄉”,長興的梅花產業不僅唱響了當地的旅游品牌,更唱富了長興農民的生活。
長興縣現有紅梅面積1.08萬余畝,品種60多個,約200萬株,惠及農戶2000余戶。每年銷往上海、杭州、南京等不同城市的紅梅達10萬株以上,年產值超2億元
歲愈寒則梅愈艷。長興紅梅的盛開,得益于“酷寒”的災禍。長興農民也是云云。
長興有著1000多年的青梅栽植歷史,上世紀90年月初,長興青梅零售價較高達7.4元/斤,是當時增添農民收入的一條有用途徑。隨著青梅產量猛增,價格延續走低,到90年月末,青梅價格已跌至不到1元,嚴重挫傷梅農栽植努力性。
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2021年,當地以吳曉紅為代表的一批園藝家帶領村民調整梅花栽植結構,引進國內外優質梅花品種,研發梅花新品種,使得長興的梅花產業舉行了第一次轉型升級。
當時,吳曉紅賣掉新居,以5元每株的價格,向農民買來本決意砍掉的老梅樹樁,所有人都譏笑他為“梅樁瘋”。
“把種了幾十年的梅樹砍掉,我以為很惋惜,就實驗做了幾個試驗,把美國、日本的優良梅花品種引過來,高位嫁接,沒想到真的樂成了。”吳曉紅說。
從賣苗木到“賣風景” 長興萬畝梅花“聞”出億元經濟
村民在梅林中演出節目 許旭 攝
收了幾千株老樁后,吳曉紅又花300萬建起400多畝的梅花培育基地。為學習嫁接、造型等技術,他四處尋訪名師,還從國內外網絡新穎異的梅花品種。終于在2021年的春天,幾千株梅花吐芳爭艷,百歲梅樁死去活來。
當初5塊錢的老樁,嫁接紅梅后,身價竟陡增千百倍。在吳曉紅的動員下,長興梅農努力調整偏向,觀賞梅產業很快在長興崛起。
林城鎮連心村村民鄭希強即是梅花產業轉型的一名受益者。2021年,鄭希強承包了40畝老梅莊栽植梅花,2021年便發生經濟效益,年收入約60萬元。
十多年過去,鄭希強緊跟長興梅花產業一次次轉型生長的腳步,企業越做越大。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承包了300多畝土地栽植梅花,一年純收入到達150萬至200萬元。
從“果梅”到“花梅”,一字之差,卻讓長興的梅花產業重煥生氣。從2021年至今,當地村民借助梅花產業生長致富,十年間收入翻十余倍,村民年收入從2000至3000元漲至4到6萬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8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