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許多苗木交易者對落羽杉不是特別熟悉,他們經常不能正確分辨落羽杉是什么樣的。帶大家走近落羽杉。
什么是落羽杉?
落羽杉(學名:Taxodium distichum(L.)Rich.):又名落羽松,是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5至50米。在幼齡至中齡階段(50年生以下)樹干圓滿通直,圓錐形或傘狀卵形樹冠,50年以上有些植株會逐漸形成不規則寬大樹冠。池杉樹冠比較窄,在50年以下基本是尖塔形。它是古老的“孑遺植物”,耐低溫、耐鹽堿、耐水淹。
原產于北美及墨西哥,現在中國廣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漢、福建均引各種植。常栽種于平原地區及湖邊、河岸、水網地區。
形態特征
落羽杉是落葉喬木,在原產地高達50米,胸徑可達2米;樹干尖削度大,干基通常膨大,常有屈膝狀的呼吸根;樹皮棕色,裂生長條片脫落;枝條程度開展,幼樹樹冠圓錐形,老則呈寬圓錐狀;新生幼枝綠色,到冬季則變為棕色;生葉的側生小枝排成二列。
葉條形,扁平,基部扭轉在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狀,長1-1.5厘米,寬約1毫米,先端尖,上面中脈凹下,淡綠色,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中脈隆起,每邊有4-8條氣孔線,干枯前釀成暗紅褐色。
雄球花卵圓形,有短梗,在小枝頂端排列成總狀花序狀或圓錐花序狀。
球果球形或卵圓形,有短梗,向下斜垂,熟時淡褐黃色,有白粉,徑約2.5厘米;種鱗木質,盾形,頂部有顯著或微顯著的縱槽;種子不規則三角形,有銳棱,長1.2-1.8厘米,褐色。球果10月成熟。
生長習性
落羽杉為高峻喬木,強陽性樹種,適應性強,能耐低溫、干旱、澇漬和土壤瘠薄,耐水濕,抗污染,抗臺風,且病蟲害少,生長快。其樹形優美,羽毛狀的葉叢極為秀麗,入秋后樹葉變為古銅色,是良好的秋色觀葉樹種。常栽種于平原地區及湖邊、河岸、水網地區。
繁殖方式
播種
落羽杉的繁殖以播種為主,首先要舉行種子處理。應在12月至次年1月得到凈種后,立刻將種子放在濕沙層里,置于5℃的冷庫或冰箱中;或用濕沙與種子夾雜(沙和種子的比例約為8:1),裝入塑料袋中,放入地窖或室外背陰處。定期檢查沙是否失水干燥,如干燥(沙色發白)時應澆水保濕。約莫80天后種子可吸足水分。
然后在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種較為理想。昔時苗木高可達0.8米-1.0米,地徑可達1.0厘米左右,可供應第二年春季造林及培育大苗的需要。
其種子具有堅硬的外殼,吸水難題,內含抑制性物質,以是發芽慢,持續時間長,有時達80天以上,如春季播種到夏天才出苗,嚴重影響成苗和苗木生長,故應在秋冬季采集種子,經處理得到凈種子后,于12月舉行濕沙層積,在催芽90天后播種。播種落羽杉時,選擇肥沃、濕潤的微酸性沙壤土做床條播,行距為20厘米,每畝播種量8-10公斤。播后通例管理,一年生苗高達60-80厘米時即可出圃定植。
重要價值
觀賞
其枝葉興隆,秋季落葉較遲,冠形雄偉秀麗,是優美的庭園、道路綠化樹種。在中國大部門地區都可做工業用樹林和生態保護林。
經濟
其種子是鳥雀、松鼠等野生動物喜食的飼料,因此對加強森林公園、維護自然保護區生物鏈,水土保持,修養水源等均起到很好的作用。落羽杉木料材質輕軟,紋理仔細,易于加工,耐腐朽,可作修建、桿、船舶、家具等用材。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9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