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有“木中君子”之稱的黃楊木,其生長習性和木柴特性都被昔人披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有人說黃楊木不怕火燒,有人說黃楊木遇閏年不生長甚至縮短。因此世人皆重黃楊木:藝術家視黃楊木為鐫刻良材;老黎民則視黃楊木成品為百毒不侵、鎮惡辟邪的吉利物。
黃楊生長雖緩但木質極佳
世間萬物,皆為人設。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脾性喻人之品格,以草木之榮枯喻人之成敗。如周敦頤稱“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為“花中君子”;李漁則稱守困厄而無怨的黃楊木為“木中君子”。
老黎民更重視花卉樹木的吉利寓意,“蓮”與“連”諧音,蓮蓬多子,蓮蓬與花同時生長,喻“連生子”。黃楊木生長在千米高山云霧覆蓋的崖壁上,以巖縫中的滴水和雨露為養分,接收了天地日月之英華,雖生長極緩,但英華濃縮,木質極佳。在中百姓間,黃楊木成品一直被視為百毒不侵、鎮惡辟邪的吉利物。
植物分類上,黃楊為黃楊科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吞木。高1~6米,樹皮呈灰黃褐色,厚約5毫米,細縱裂;枝為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葉革質,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
黃楊木為散孔材,材色鮮黃或淡黃褐色,心邊材區別不明明,有光芒,生材切面微有土壤氣味,生長輪不顯明至略顯明,寬度不勻稱。黃楊木管孔甚多,極小到甚小。木柴紋理斜行,布局甚細至極細,勻稱,材質略硬重,干燥遲鈍,干后尺寸性不變,不翹裂,抗蟲耐腐性強,鋸解容易。
黃楊別名山楊黃、千年矮、小黃楊、瓜子黃楊、烏龍木等。被人們視為吉利木的黃楊,用途遍及,既可用于建造盆景,又可入藥或制成保健用具。用于鐫刻藝術品,更是可貴的良材。
黃楊盆景樹姿美好,葉小如豆瓣,質厚有光芒,四季常青,可終年撫玩。黃楊木香氣輕淡,可以驅蚊,有殺菌和消炎止血的功能。與其他中藥配伍可治婦人難產;搗爛涂之,可治暑月生癤。
李時珍稱:“其木緊膩,作梳、剜、印最良。”黃楊木自古是制梳首選材料,現代醫學發明,黃楊木內含黃楊素,可抑制真菌生長,黃楊木梳止癢去屑結果比其他材質建造的梳子更為明明。
關于黃楊木梳,民間尚有一個傳說,從前有個叫許仙的郎中遭法海僧人陷害被發配到蘇州,其時蘇州正在鬧瘟疫,許仙被感染而病危。白素貞聞訊不遺余力將許仙救出蘇州城,來到虎丘島上,巧遇東海龍王的女兒。龍女被白素貞對許仙的忠貞戀愛所打動,從懸崖采得一枝黃楊木,制成兩把木梳,交給白素貞,讓她每天遲早為許仙梳頭。許仙在白素貞的經心照顧護士下很快就痊愈了。不幸的是,白素貞卻因此傳染了瘟疫。許仙想起尚有一把木梳,于是照樣每天為白素貞梳頭,不久白素貞亦病愈,兩人結為恩愛伉儷。
黃楊木在傳統家具建造和鐫刻藝術中都占有非凡的位置。因黃楊木生長極其遲鈍,很難有大料,故根基上沒有家具制品。黃楊木在傳統家具中多用于與其他高等木柴搭配鑲嵌,起著遮蓋的浸染。而其木質精細、布局致密的特性,在鐫刻藝術中充分揭示出來。黃楊木雕是天下聞名的藝術品,為“中國四大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浮雕、福建龍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之一,作品微黃而溫潤,有象牙結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元、明、清三代黃楊木雕作品一百多件,個中的“鐵拐李”是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汗青了,是現存最早的黃楊木雕藝術品。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9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