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環保部門監測的數據顯示,3月24日到杭州PM2.5的濃度有11天不達標,6天為優。要降低PM2.5濃度,改善老國民的生活環境,我們該怎么辦?省林業廳約請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毅力,向我省林業技術推廣的技術人員舉行了一場專題講座。
王毅力教授說,現在我國的PM2.5污染重要有三大元兇:電廠鍋爐、垃圾焚燒等發生的燃燒污染源,餐飲業排放的油煙污染,以及靈活車排放發生的污染。此外,修建工地的揚塵、植物外面碎屑、輪胎碎屑、窗外香煙煙霧、自然植物排放等也是PM2.5的污染源,但與前三者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要改善我們的生計環境、降低PM2.5濃度,王毅力說,植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王毅力介紹說,植物的葉外面積一般是植物自己占地面積的20倍以上,這些植物葉面能很好地起到吸附灰塵的作用;植物尤其是樹冠還能降低風速,阻擋顆粒物;一些植物葉面生長的茸毛、排泄的粘性油脂和汁漿,以及植物葉片舉行光互助用和呼吸時,也能吸收、停滯和過濾灰塵。
王毅力說,一般來說,葉片上有茸毛、能排泄汁液、葉片粗拙的樹種,吸附灰塵、降低PM2.5濃度的效果也比較好,葉片滑膩的樹種不易于吸附灰塵等;葉片數目多、面積大的樹種,吸附灰塵等比葉片數目少、面積小的樹種效果更好;常綠喬木由于樹葉長期存在,比落葉喬木吸附效果更好。
省林業廳長樓國華告訴我們一組科學研究的數據:一畝森林一年可吸收22噸到60噸的灰塵,作用相當驚人。固然,要降低PM2.5濃度,光種樹也是不行的,而是要喬木、灌木、草坪立體綠化,由于不同的植物,在降低PM2.5濃度方面能施展不同的作用。像草坪在對于揚塵方面,效果就比喬木要好。
王毅力提供的實驗研究數據顯示,如果是喬木、灌木、草坪相結合的復層綠地,每年的滯塵量是公園式綠地的1.52倍,是草灌木林的6.9倍,是地被的39倍多!
“浙江要降PM2.5,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就是在合適的地方種合適的樹。好比,公路上靈活車多,兩旁可種些夾竹桃、黃馨、楊柳,由于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靈活車尾氣的效果好。”樓國華廳長說。在杭州城區,樟樹、桂花樹等常綠喬木,因吸收粉塵能力強,也是不錯的選擇。
要降低城市PM2.5濃度,光是生長山區森林面積也不夠,還要大力開展平原綠化。樓國華說,現在我省森林資本80%以上集中在山區。去年我省平原新造林44.2萬畝,平原地區林木覆蓋率也早年年的11.8%提高到去年的14.8%。
過去草地綠化比較多的杭州,現在已呈喬木、灌木、草坪立體化生長。但杭州在屋頂綠化、墻體綠化方面另有不小的潛力。去年杭州屋頂綠化面積到達10.2萬平方米,今年爭取再造10萬平方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