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記者有幸去聽了北京林業大學成仿云教授關于西歐植物園見聞的園林講座。成仿云師從陳俊愉先生,植物知識極其豐富。早年曾留學日本,回國任教后又多次赴西歐一些聞名的植物園觀光學習。因此,他對西方植物園的植物應用有著很深刻的了解。
西方植物園中,尤以英國的邱園、愛丁堡植物園、威斯利植物園等較為聞名。成仿云在英國植物園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包羅了許多中西方園林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
西方有許多“威爾遜”
觀測、采集、判斷、引種、馴化、保留和推廣利用植物,是植物園較基本的作用之一。邱園在2021年的時間里,將一個早先只占地3.6公頃的私人皇家園林,拓展成占地360公頃的天下級植物園。
該園現在網絡了全天下跨越5萬栽植物,活的樹木就有25萬棵之多。邱園植物標本館網絡了500萬份標本,圖書館藏75萬份天下植物圖書和文獻,與74個國家的306家研究所有聯系,網絡了全球重要的植物學期刊。
這些偉大的數字與那些植物采獵者是分不開的,如18、19世紀英國聞名的植物獵人威爾遜從中國采走了大量的野生植物。事實上,歐洲正是由于有云云眾多像威爾遜這樣的植物獵人在其他國家放肆掠奪,才使歐洲原本貧瘠的植物種質資本變得豐富起來。
現在,人們這么評價他們:他們是探險者,大多不懼艱險,視恬靜為多余;他們是殖民者和掠奪者,把全天下作為自家的后花園;他們是卓越的科學家,極大地改變了英國甚至全天下的園藝、園林景觀;他們中許多人照樣多產的作家,留下了大量經典的探險文學、植物學和園藝學著作。
“只要是生長在云南、貴州、西藏等高海拔地區的植物,在我們國家的植物園里都很難見到,而邱園里卻保留著許多我國還未發現的植物種類。以是,大量的野生植物種質資本還等著我國去發現并利用。” 成仿云說。
牡丹西方更“紅火”
在我國,牡丹“百花之王”的職位是沒有其他花卉可以撼動的。曾經在國花評選中,人們在牡丹和梅花中難以取舍。現在,牡丹不僅是中國人民喜歡的花卉,而且也受到天下各國人民的保護。現在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均有牡丹栽植,其中以英、美等國的牡丹園藝品種和栽植數目為較多。
“沒有得到國際登錄權就無權開發,在國際間交易這種花卉也屬非法交易。”成仿云說。雖然牡丹是我國獨占的花卉,且深受國民喜歡,但近些年來我國卻鮮有牡丹新品種被培育出來。更令人遺憾的是,牡丹、菊花、蘭花等名花的國際登錄權均已被外洋“朋分”。
成仿云說:“在西方,牡丹似乎受到了更好的禮遇。在英國的植物園里,隨處可見各種品種的牡丹與其他植物搭配成景。牡丹自1786年被約瑟夫·班克斯從中國引入栽到歐洲后,厥后的200年里,陸續有植物獵人來到中國,帶走了險些所有的中國培育出的品種,以及還未被發現的野生牡丹。早在幾十年前,西方人就培育出了我國至今還未培育出的黃色系、玄色系牡丹品種。”
被誤解的東方文化
英國植物園里,大多數植物都來自于中國,中國古典園林理應在英國園林里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實上,由于清朝統治者固步自封,阻礙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得西方國家無從了解中國古典園林。
相比之下,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向西方敞開了交流的大門。因此,在英國植物園里,有許多精細小巧的日本園林,中國園林在這里反倒是難覓蹤跡。因此,西方人明晰的東方文化現實上就是日本文化。
成仿云說:“有時在邱園里見到一座中國塔。修建這座塔的主人錢伯斯顯然對中國文化了解得不透徹,原本七層的塔卻被修成了九層,可能是錢伯斯以‘九五之尊’之意來明晰中國塔的寄義吧。”
現在在西方,四處都有唐人街、中國城,許多小餐館、雜貨鋪滿街林立,卻很少有中國園林走進西方大眾視野。
成仿云說:“現在,要讓中國園林走向天下,較好的方式就是在邱園、威斯利植物園等西方主流名園制作中國園。這不僅僅是對西方人的‘東方文化’觀的一種矯正,更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向外擴張的詳細體現之一。”
西方許多植物園都是私人擁有,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興趣全心營造一個恬靜的小園子,等生長到一定規模,就收取一定用度向大眾開放,以便有足夠資金來擴大規模、增添植物種類。這種靠私人經營的植物園有許多都締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花卉銷售也需“量文體衣”
訪談:浙江省林業廳廳長樓國華談松材線蟲病防治
南京黃金果上市早
鄭州:大花蕙蘭品種多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