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無論嚴寒酷暑,照樣起風下雨,坐在辦公室或家里,輕點鼠標或是滑動智能手機,就能監測大田蟲情,把握蔬菜大棚溫度,給豬喂食,替魚投餌……
農業物聯網,讓農業生產逐漸從“靠經驗”到“靠科學”,正改變我省傳統農業的面目。
省委副書記張昌爾表示,加速農業物聯網生長,對于推動我省現代農業提檔升級,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戰略意義。
現在,我省農業物聯網樹模基地38個,涉及15萬畝栽植農田和20多個養殖場,武漢、襄陽等市試點已起步。
盡管已星火點點,但要成燎原之勢,另有許多課題待解。
種田、種菜、養魚、銷售,一網打盡
湖區天氣幻化莫測,每到三季度魚兒生長高峰期,洪湖養殖戶都心驚膽戰,仰面望天、低頭觀水,年年云云。
今年,對洪湖市六合水產公司而言,一切開始變得簡單。常務副總經理李進興奮地告訴現在全省的農業信息采集,由不同部門和行業歸口管理,缺乏統一設計和標準,部門支解、行業盤據造成數據共享困難,形成服務孤島,難以推動物聯網規模生長,施展智能決議作用。
上海將農業物聯網作為指揮城市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長的重要內容加以推進,安徽確定了農業物聯網工程樹模縣、樹模點。焦泰文以為,當務之急,我省應加強統籌設計,做好頂層設計。
采訪中,不少農企呼吁,政府應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試點,指導社會資金投資物聯網產業。
與此同時,積極培育農業物聯網各環節、各領域的龍頭企業,突破微弱環節,形成完整、協協調實力強的農業物聯網產業鏈。
鏈接
作甚農業物聯網?
農業物聯網,就是借助傳感器、云通訊、云計算等手段,實現對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及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歷程的精準化、智能化管理。
隨著信息化歷程加速,利用物聯網技術刷新傳統農業,搶占農業生長制高點,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信息化,已是現代化農業生長的一定要求。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