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不少來自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的苗商紛紛到廣西北海購置羅漢松。但當地苗木業者的收入卻非常微薄,緣故原因是他們銷售的多是羅漢松“半制品”,缺乏深加工和走向終端市場的鏈條。幸虧當地政府和一些企業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從多個方面臨產業鏈舉行完善和整合。
產業鏈不整難生長
一件產品要經過許多環節才能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就苗木業而言,包羅種苗培育、半制品苗生產、制品苗生產、批發和終端零售。北海林業科研所所長張海告訴記者,廣東苗商較喜歡北海地徑13厘米至20厘米的羅漢松,他們常以2000元至2萬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回到廣東后做一兩年的養護和修剪,就能在市場里以數倍于進價的價格銷售,銷路很好。由此可見,低級生產的利潤遠不如終端零售高,但耗能、耗工、耗時卻比后者高許多。不外,大量北海羅漢松栽植者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晦氣”職位,把半制品賣給精明的廣東苗商,讓其賺取了絕大部門利潤。
和廣東、江浙等苗木業發達地區相比,北海打造完整產業鏈的難度不小。首先,所需土地的落實困難大,據悉廣西一家公司想在北海生長1000畝羅漢松,但四處奔忙也找不到土地,缺乏大企業的入駐晦氣于產業鏈的形成。其次,土地租用期太短,“短平快”的生長思路盛行,讓那些想做長遠生長的企業望而卻步。較重要的是,北海缺乏正規的羅漢松交易市場,也沒有做太多的市場推廣工作,無形之中拒絕了一大批終端消費者,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售渠道。
政府企業雙管齊下
好消息是,北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決議在將來幾年內對現狀舉行刷新。據《北海市羅漢松產業“十二五”生長設計》,至全市羅漢松栽植面積將到達3萬畝,其中羅漢松新栽植2.2萬畝;建成面積3500畝的天下較大的羅漢松交易市場;引進3個以上羅漢松產業大型龍頭企業。政府的設計意在擴大羅漢松產業規模,給產業鏈各個環節生長的空間,農戶負責繁育種苗、栽植小苗,大企業負責收購中苗或大樹加工造型和市場銷售,政府負責把握全局,協調各環節關系。“從生產到銷售,整條產業鏈都要在北海完成。”北海市副市長尹強項表示。
當地企業對此舉非常支持。坐擁2700畝羅漢松栽植園的北海銀陽園藝公司老板李正銀現在不考慮賣樹,只做三件事:一是通過媒體、展會等途徑為公司做品牌推廣;二是挖掘優異的造型師對產品做精細加工;三是尋找天下各地著名苗木經紀人為產品打開銷路。“整合產業鏈在前期會占用大量資金,但收益可觀。”李正銀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