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牡丹之“三奇”
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求雨村李氏牡丹,以“壽奇”、“色奇”、“香奇”三奇之怪異而被紀錄下來,在江淮之間聞名。“壽奇”指的是牡丹距今已經有三百余年的歷史;“色奇”是在歷史上曾經紀錄圍繞花蕊有金黃、大紅、水紅、淺紅、半白半紅五種顏色,有“五彩珍珠”的美譽;“香奇”則由于牡丹盛開時芬芳熱烈,溢滿花塢。經過百年的生長,現在的牡丹花色呈淺紫色,重瓣;最大的花徑可達17厘米,株高靠近1米,株叢每年開花在150朵以上。
牡丹來源
求雨村牡丹經常被稱為乾隆牡丹,是由于它在乾隆年間得以聞名,但是牡丹的來源卻可追溯到康熙年間。當時花的主人李真寵在京試里取得了好成就卻不愿意做官,而是寄情于山水花木,從洛陽上林苑移來牡丹珍品回籍,譽為“五彩珍珠”。途中棄轎不坐,將牡丹置于轎中以保護牡丹的平安,運回家后,筑造花塢建設照墻,用大麥、豬腸、雞毛水伺候。當地一位姓夏的名士為此園題名“涉趣”。經過數年全心培育,花事大勝,招來達官朱紫觀賞。花主人網絡大家賞花時寫下的詩集取名為《閑閑草》。到清朝乾隆年間,李應文接受,牡丹盛開后,就聞名士往來瀏覽創作,李家的人也定下一套禮貌,從公田里劃出經費來一代代地守護牡丹。
花主人尋求牡丹故事的壁畫
求雨村牡丹的歷史
牡丹園現狀
2021年,求雨村牡丹被安慶市政府列為一級古樹名木,同時被安徽省農業廳評為安徽省第二牡丹(僅次于安徽巢湖的銀屏牡丹),牡丹園也得到了擴建與修繕,乾隆牡丹的傳說不再是口口相傳,而是被紀錄與展出,讓過往的游客都了解它的歷史。擴建后的牡丹園,得到了仔細的管理,整體修建出現仿古的徽派氣概。進入“涉趣”園,經東邊四百多年的“竹苞松茂”古曹門入花廊,賞一長列花塢的牡丹,再出“丹桂馥馨”曹門,到西邊的牡丹陳列室。廊上展出了牡丹的歷史故事與壁畫,陳列室里陳列了紀錄的描繪牡丹的字畫攝影作品,吸引了許多游客的立足。
長廊上的字畫
蕪湖鐵畫牡丹圖
湖南湘繡牡丹圖
這就是求雨村牡丹的故事了。信托祖國的土地上,歷史的長河里,一定還散落著牡丹芍藥文化凝聚的優美明珠,您是否也珍藏了牡丹與芍藥背后的悅耳的故事呢,迎接在后臺與我們交流與分享哦!
(作者:鄭嚴儀)
(本文來源于五月花神Peony大眾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