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吉隆坡采訪,總能看到游人“肆無忌憚”地在草坪上玩耍,很是令人羨慕。
固然,這里是熱帶天氣,植被保護很好。不外,在天下許多地方,無論是在悉尼奧運會的記者中心門前,照樣在德國天下杯的賽場外,都隨處可見白人“膀爺”躺在草地上沐浴陽光。
那北京奧運會呢?
前不久,關于天安門草地能不能躺的問題就引起了爭論。支持者以為,草地原本就是讓人親近的;而否決者以為,草地資本得來不易,人多了一人一腳就沒了。
憑良心說,各有各的原理。但較后的效果就是,照樣不能入內。
我們習慣性看到的公告牌就是“阻止蹂躪草坪”,蹂躪這詞自己就是一貶義詞。某種意義上,這自己就給進入草坪者定了性,爭論輸贏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往我們經常說的是征服自然,現在很少提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敬畏自然、親近自然、與自然協調相處。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門,哪能征服呢,又哪能完全隔脫離呢?
圍上柵欄,阻止入內,讓人們看草坪如看動物園里的猴子一般,這樣的“旅行”只會使兩者越來越遠。長此以往,田園牧歌成為了理想,踏青更成了遠古民俗,如無數的科幻小說那樣,現代人猶如鋼鐵都市里的零件,永遠在灰色中運行。
與其阻止,組織者不妨多想想設施,如何提高人們的素質,在進入的時候少損傷些草坪,多帶走些垃圾;園林工人如何盡可能地養護,或者讓草坪不那么容易就被危險。這看起來要比一個阻止的牌子龐大得多,但卻要人性得多。
北京奧運會有個口號——綠色奧運。顯然,這絕對不應該是關在動物園籠子內的綠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