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從宜興市區前往南部山區,丁張公路這一段上,路邊大片的盆景園總會吸引一部門游客立足。這片遍布盆景林木的地方是張陽村的“花木盆景街”。和宜南山區的許多村子一樣,每天早晨,這里伴著雞鳴,行人的腳步不時引起陣陣犬吠。
2021年前后,宜南山區賴以生計的礦山宕口開始相繼關閉。“周邊的竹海村、??西村都在起步生長農家樂,我們怎么辦?”張陽村黨總支書記李上彬說。村里曾有10多個礦山宕口,當時李上彬照樣個礦場老板,村里的勞動力多數當礦工開山采石;當時他和村民一樣都在謀出路。
李上彬和村里其他幾位黨員干部經過討論,以為張陽村的生長應該和周邊村子有所不同,不能簡單復制,一窩蜂地都搞農家樂。村里由于背靠張公洞、玉女山莊,一直有村民從山上挖來苗木植物,制成一個個“小盆景”,放在景區門口出售。他們想,村里能不能從這方面入手,生長樹樁苗木呢?
村里組織觀測周邊花卉苗木經濟發現,這是一個值得挖掘的領域。“盆景苗木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有的產品經過長時間培育能增值幾十倍,價值上百萬元。”說干就干。村里很快召集村民開會,商討成立花卉苗木栽植專業互助社,不外當時相應的村民卻不多。“村民重要是怕有風險,栽植花卉苗木需要技術和時間,不如找個工廠打工來得穩妥。”村干部呂岳良說,村里決議由黨員帶頭,互助社先成立起來,做個樹模,有了成效不怕沒人加入。
早先,互助社成員除了帶頭的7位黨員干部之外,全村加上原有栽植苗木的只有30多戶人家。以互助社為基礎,村里向上爭取資本,依賴農林局定期約請南京的高校專家來村里為農戶指導苗木的培育嫁接技術,帶領農戶上山選取可供育種的野生植物,另外引進日本羅漢松、對節白蠟、紅豆杉、四季桂等優良品種供農戶選植。早先的“小打小鬧”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為了使互助社成員之間形成真正的協力,互助社加強管理,在采購苗木、培育服務、收購銷售、分配盈利等方面制訂規范,在市場上形成整體的美譽度。村民徐毛生屬于較早一批加入互助社的成員,在他30多畝的盆景園里,一些很不起眼的小盆景都能賣到上萬元,村里不時有苗木賣出令外人咂舌的高價格。“過去開山采礦,讓周邊生態環境受到很大危險,現在在依山傍水的環境中栽植樹樁苗木,環境美化的同時還能帶來經濟效益。”
“村里的樹樁苗木栽植規模已生長到5000多畝,互助社現有社員786人,年銷售收入1.2億元,促進戶均收入增收6萬元以上。”李上彬說,他的礦場關掉之后,現在也經營著30多畝的紅楓園。多年來,在村級黨組織的指導下,當地村民順利從礦工釀成花農。眼下,村里正在籌備成立生態旅游公司,依托成片的苗木盆景園,建設相應的旅游配套設施,爭取在生長綠色經濟方面更上一層樓。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