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綠色生長的措施加速,城市生態(tài)逐漸成為重要轉型升級的核心之一,是關乎環(huán)境友好宜居性與民生福祉的重要考量點。7月6日,生態(tài)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21年年會“森林城市 綠色共享”專題論壇召開,這場由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貴州省人民政府、國際竹藤組織、國際森林研究組織同盟配合主辦的論壇,圍繞“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話題睜開,是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推進中國城鄉(xiāng)生態(tài)建設的一種創(chuàng)新實踐。
生長城市要承襲綠色理念
本次論壇吸引了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有關部委部門負責同志、部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林業(yè)廳(局)負責同志、部門城市黨委政府負責同志以及森林城市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yè)界代表約200人加入。本次活動的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引人矚目,天下自然保護同盟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qū)主任格雷賽爾·阿奎拉、國際竹藤組織總做事費翰思、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三位嘉賓先后談話,從各自角度豐富了森林城市建設的內在。

天下自然保護同盟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qū)主任格雷賽爾·阿奎拉演講
格雷塞爾·阿奎拉說,在生長城市的歷程中要承襲綠色理念。阿奎拉帶來了天下自然保護同盟在拉丁美洲舉行水資本保育的案例,據其介紹,在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許多城市周圍的水源都舉行了水資本保育,通過這一下午環(huán)節(jié),可以改善城市水資本的供應。如果當地的水資本達標了就會得到天下自然保護同盟的表彰和獎勵。此外,在哥倫比亞,許多城市的基礎建設也體現了綠色生長的理念,交通系統(tǒng)等城市有機組成部門可以和大自然融合起來。“必須通過綠色的城市為社會帶來更好的效應。要讓住民感受到生活在城市中是健康、平安、恬靜的,反過來人們也更分明去珍惜大自然帶給他們的福利。”阿奎拉總結說。
竹子是綠色城市重要對象

國際竹藤組織總做事費翰思演講
國際竹藤組織總做事費翰思在演講中介紹了竹子在綠色城市生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竹子常被稱為‘綠色鋼’,如果制作適合,竹制衡宇可抵御地震。”費翰思說,竹子甚至在可持續(xù)修建領域施展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西歐等國,大型項目室內設計使用竹子是一種盛行的做法,馬德里國際機場等地就采取了竹質墻板,這種裝修質料在降噪上有怪異的聲學優(yōu)勢。
綠色空間能夠締造經濟效益,英國伊頓大學曾經調研過,一個能夠俯瞰公園的房產比其他地方的房產高5%到7%。費翰思介紹,在城市營造綠色空間,竹子就可以施展下午作用。費翰思還舉例說,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竹子的根須能夠保持水土,對于旱澇調治會起到不小的作用,“在貴州赤水,我們跟互助伙伴一起,用竹子恢復了也許2.6萬公頃的農田,這能防止每年70萬噸的泥沙流入長江污染水質。” 費翰思說,國際竹藤組織與印度的公路管理部門簽署了協(xié)議,在印度城市的主干道兩旁栽植竹子,此舉可有用削減噪音污染,而在荷蘭,政府甚至劃定交通標志要用竹子來制作,“我所舉的例子證實晰竹子的價值,它是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中非常有用的對象。”
7年建成300個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演講“比較各國對綠色空間投資,使城市釀成更健康、平等和愉快的棲身地,可以說形成了全球城市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新熱潮。”彭有冬在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是天下城市化速度較快的國家之一,城市人口已跨越8億人,預計到2021年,中國的城市人口將到達10億人。大力生長城市森林和濕地,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中國城市化歷程中提升住民福祉,實現綠色生長的一定選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天下林業(yè)和草原系統(tǒng)將采取加倍切實有用的措施,不停提升中國森林城市建設質量和程度。”彭有冬表示,將完成好森林城市建設在拓展地區(qū)生長空間、營造城市宜居環(huán)境、擴大生態(tài)產品供應等方面的重要任務。 就在本次論壇上,還公布了《天下森林城市生長設計(2018—2021年)》。這部設計提出,到2021年天下設計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到2021年,預計建成3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到2021年,基本實現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設的生態(tài)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