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伉儷柏
日前,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七溝林場古樹名木“掛號入戶”工作已經結束,位于平泉縣七溝鎮西南部的山巒峻嶺上的萬畝自然側柏有了自己的“戶口本”,每棵側柏都上了“新戶口”。
“去年春季,我場結合全縣森林資本二類調查,通過逐山、逐村、逐戶走訪,對林區古樹名木舉行全面普查,在西南部的山巒上發現了自然側柏古樹群。”平泉縣七溝林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加倍詳細地把握每棵古樹的生長情況,跟蹤實施需要保護措施,今年一開春,該場就組織護林大隊,對每一棵古樹都舉行詳細測量、負責填寫各項數據,拍攝樹木整體長勢、樹干、樹根等部位清晰數碼照片,用gps衛星定位系統為每棵樹木測定坐標、編號,并結合調查資料成立電子建檔,確保為每棵“綠色骨董”紀錄詳實文字、圖片資料。
“平泉縣西南部的山巒是燕山山脈向東北延伸的一支脈末尾,這里山體怪石嶙峋、土壤瘠薄、干旱缺水,多數是裸露的石灰巖,許多樹種都不能在這里生長。”據平泉縣林業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柳萬存介紹,這一地區從來沒有側柏生長的跡象,現在卻發現萬畝自然側柏古樹群,這是一種有時。、
據柳萬存介紹,古樹群的成因可能是一只小鳥覓食側柏種子,在飛往巢穴的歷程中,不小心將種子灑落在這里的巖石縫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生長出了側柏古樹群的母樹,在風力和降雨的作用下,母樹種子向周圍地域灑落,逐步的就形成了萬畝自然側柏古樹群。
“在這片古樹群里,有兩棵側柏樹齡約近千年,早在開國前期,日本人占有平泉就以這兩棵樹做為地標。”該縣七溝鎮荒地村80歲多王大爺回憶說,位于南杖子村東山山腰的兩株自然側柏,被當地人稱為“伉儷柏”,視為“神樹”,它是這群古樹的母樹。其胸圍由一個半成年人合臂委屈才能攏得住,樹齡在1000年以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這樣巖石裸露、土壤瘠薄、水分希罕的山巒之上,生長云云成嶺、成坡、成溝又相對集中的自然側柏古樹,在河北省甚至天下都實屬罕有。現在,該縣正約請專家做進一步分類判定,并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列入古樹保護行列,加大森林火災預防和林地保護力度,讓這一大自然的“活文物”長久保留。
該古樹群分布在該縣七溝、黨壩、郭杖子、小寺溝4個州里,17個行政村,分布面積約2萬畝,百年以上側柏約占60%以上,少數側柏樹齡近千年。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