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紅線的上半身是核桃樹,下半身是楓楊。
楓楊作砧木,嫁接核桃樹,五十年了,兩棵高峻的核桃樹一直“藏”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北園里。上周六在植物園召開的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成立30周年鉆研會上,國際植物園協會主席賀善安透露,這兩棵樹可是“瑰寶”,“天下甚至全天下,它們是以這種嫁接方式保留下來時間最長的?!?/p>
在賀善安的指點下,記者在中山植物園北園老溫室周圍找到了那兩棵核桃樹。只見這兩棵樹并排“站立”,枝繁葉茂,身高都有十二三米,樹干直徑也到達五六十公分。而樹干上則留下了顯著的嫁接痕跡,上部樹桿顯著加倍粗拙,樹皮顏色也略深一些?!吧厦媸呛颂覙?,下面是作為砧木的楓楊。”賀善安回憶說,這兩棵樹是50年前植物園的老技工郭傳友嫁接的,當時還只是很細的苗木。他表示,說到這兩棵樹的珍貴,用“天下之最”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重要是由于它們是這種嫁接方式現在保留下來的時間最長的兩棵。“我們去過許多地方,只在河南一帶看到過這樣嫁接的核桃樹,不外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樹齡,時間再長的就沒有發現了。”賀善安介紹說,“楓楊+核桃”這樣的嫁接方式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原來上個世紀六十年月初,河南的農民為了使核桃增產,想出在能耐輕度鹽堿及干旱的楓楊上嫁接核桃的方式。而當時中山植物園的專家很快獲悉到這個想法后,就著手在園內實驗舉行培育,于是就有了這兩棵“五十歲”的核桃樹。
“為了到達最好的效果,采取的接穗是專程重新疆運來的品質優良的核桃品種?!辟R善安說,經過各地多年的實驗,這種的嫁接方式并沒有取得預期的增產目的。隨著這種實驗熱潮的減退,各地留下的嫁接核桃樹也越來越少,而植物園里的那兩棵,現在更重要的意義是見證了昔時的那段歷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