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用這句話來形容弓箭街的張愛民再合適不外。退休后張愛民經常出門撿石頭,并將其雕琢后做成優美的山水盆景。
今年65歲的張愛民是一名冬泳興趣者,多年堅持到龍亭湖冬泳。除此之外,他較大的興趣興趣就是做盆景。走進張愛民家的院子,一盆盆設計精巧、制作精細的盆景映入眼簾,上面的山石、亭臺、小橋、流水無不栩栩如生。張愛民告訴記者,現在,搜集各種奇石、制作盆景已經成為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門。
采訪張愛民時他正在庭院里如癡如醉地打理著眼前他視為生命的一切,不大的庭院里滿眼都是郁郁蔥蔥的盆景、假山、石頭,頗有幾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悠然。提及制作山水盆景,張愛民說,他自幼是個愛花、惜花之人,7年前一個有時的時機他與花卉石頭接觸,使他與盆景結下了不解之緣,現在滿院子的山水盆景羨煞了許多人。面臨記者的采訪,張愛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這是千層石,較適合顯示山巒的層層疊疊;這是吸水石,松軟多孔,顯示桂林山水較好不外。”張愛民向記者介紹著不同種類的石頭。從花鳥市場淘來的山石或者從修建工地撿回的石頭,在他的雕琢下,很快就化身重巒疊嶂,再加上一棵翠松、一葉扁舟,一幅立體的山水畫便出現在眼前。張愛民說,與樹樁盆景不同,山水盆景以山石為主,體現的是山河大景,對文化修養要求更高,而且比較耗時間,做一個要一個星期左右。張愛民告訴記者,真正做好盆景并非易事,好比說,栽種盆景的土壤既要透風又要透氣,還要把握一定的陽光及溫差方面的知識。
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異傳統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種植,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致,到達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情顯示深遠的意境。“玩盆景不僅可以熏陶情操,也可以削減人生煩惱,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處,不失為一種極好的修身養性之道。”張愛民向記者介紹說,他經常以石會友、探討盆藝。改革開放前,天下的盆景栽植重要集中在杭州花園、蘇州萬景山莊、廣州流花西苑等國字頭的公園。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生活程度和文化素養的不停提升,盆景珍藏藝術逐步進入了人們的一般生活,民間盆景興趣者群體不停壯大,玩盆景的市民顯著增多,私人盆景園也發達生長。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玩盆景。”張愛民說,這是好事,盆景藝術與美化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兩者統一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