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其花紅故謂“丹”。在山東就有這樣一個地方,圍繞著牡丹提升“花”的看法,做足了“花”文章。
最近,人民網“大道康莊”全媒體調研行來到有著“中國牡丹之都”之稱的菏澤。菏澤,古稱曹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接壤地帶。這次采訪雖然沒有遇上牡丹盛開的季節,但近年來菏澤市出臺了一系列激勵牡丹產業生長的優惠政策,三年新增牡丹栽植面積8萬多畝,使全市牡丹栽植面積到達48.6萬畝。從事牡丹科技推廣人員達5000余人,從事栽植、加工、銷售人員10萬余人,遍布天下各地,輸出牡丹種苗約60億株。
一朵花,讓企業踏上高質量生長路
牡丹作為菏澤的特色產業,早已不是賞花游園這么簡單,它已經貫串農業、工業、服務業各個產業領域,優美的牡丹經濟成為菏澤名副實在的城市品牌。
菏澤栽植牡丹歷史悠久,但如何把資本利用好,做強做大產業規模?當地企業給出了謎底。
通過全覆蓋的加工制造產業鏈,小牡丹被挖掘出大價值。從牡丹籽產的油,到牡丹籽油制成的軟膠囊,再到牡丹花蕊制的茶……在菏澤堯舜牡丹產業園,記者見證了一株牡丹被拆解后,每個部門都得到充分挖掘、發生經濟效益的全歷程。
菏澤市牡丹栽植面積48.6萬畝,建有曹州牡丹園、中國牡丹園等10余個觀賞園區,并逐步向醫藥、旅游、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延伸,形成了從栽植到高端產品,從一產到三產的牡丹全產業鏈,一朵牡丹花催生的產業悄然成型。
根據生長設計,到2021年,菏澤牡丹產業將全面完成菏澤市國家牡丹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培育20家龍頭企業,建設20座牡丹園林綜合體;建設中國牡丹應用技術研究院、牡丹國際商品大市場和牡丹籽選育與收儲中心等三個核心服務平臺打造牡丹“種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湛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產業集群,培育總產值跨越500億元的牡丹產業,動員農民增收致富。
牡丹植株高峻,根系發達,深扎土地,花兒艷艷,向陽而開。牡丹產業鏈催生的致富路,每人都是小康路上的見證者。(李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