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問臺灣進入第四天,繼兩岸簽署空運、海運、郵政與兩岸食物平安四項協議,并舉行兩岸工商及航運座談會和金融座談會之后,6日將迎來此行另外一項“重頭戲”——兩岸互贈珍稀動植物,并繼續睜開重要的參訪活動。
6日行程一覽
稱,陳云林將于當天下午4點半到5點半在臺北賓館與馬英九會晤,預計舉行1個小時的對談。不外尚未得到官方果然證實。
臺灣政府“陸委會”則公布最新消息說,還將新增下列行程:陳云林上午在圓山飯館觀賞影戲《海角七號》,下午拜會慈濟,以謝謝今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提供的協助。
有關兩岸互贈動植物問題,陳云林在4日上午舉行的“陳江談判”上曾有所提及,他希望大熊貓“團團”、“圓圓”能于年內送抵臺灣。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羌族同胞也委托他此行將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樹種轉交海基會,希望能夠把它們同災區人民感恩的心,一起栽植在臺灣的土地上。
陳云林同時提到,接受臺灣方面回贈的有數動物長鬃山羊以及梅花鹿,把臺灣人民的友誼帶回大陸。
大熊貓年內赴臺
“白鴿”花開象征和平
隨著陳云林的訪臺,贈臺大熊貓何時赴臺再次引起關注。臺北市立動物園日前表示,大熊貓赴臺時間定于11月尾或12月初,有望明年陰歷大年月朔與游客見面。“團團”、“圓圓”今年4歲,還沒到發情配種的時候,等到了明年,有可能具備繁殖能力。臺北市立動物園則期望它們2021年能產下小寶寶。
大陸贈予臺灣的另一至寶是珙桐樹種。珙桐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中國大陸獨占的珍惜寶貴觀賞植物,又是制作細木鐫刻、寶貴家具的優質木料,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門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幸存下來,成為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枝葉興隆,葉大如桑,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同黨,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當花盛時,似滿樹白鴿展翅欲飛,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
長鬃山羊梅花鹿將取名“長久富貴”
臺北市立動物園也已擇定臺灣長鬃山羊及梅花鹿各一對,做為回贈物種。動物園園長葉賈森指出,長鬃山羊將取名為“長長”、“久久”,梅花鹿則命名為“富富”、“貴貴”。兩對動物飛往大陸的時間與地點,由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
臺灣長鬃山羊為華盛頓條約二級保育動物,為臺灣特有種。它們重要分布在臺灣山區,烏來延伸至中心山脈仍可看到它們的蹤影。其形狀為深褐色,喉部為黃色,硬蹄排泄蹄脂腺,有助于攀爬山巖,并牢牢地踩在石縫之間,因此喜在懸崖四周活動,奔跑速度快,若受外力入侵,它們還會以頭上一對向后彎曲的洞角頂人自衛;平時吃桑葉、鹿構樹葉、三黃麻等枝葉、胡蘿卜等。
梅花鹿曾在臺灣的野外族群消逝,由動物園提供種源繁衍復育樂成,深具意義,加上鹿角形狀酷似臺北的“北”,被動物園列入參考名單,被選為互贈的物種。尚有一說是因“梅花”有堅貞不拔之意,另與大陸贈臺的國寶級植物珙桐樹相呼應。
梅花鹿角每年于三、四月間脫落,四、五月長出,至八、九月間新生完成,成為斗毆爭王的利器,每年的十一、十二月為發情期,繁殖力較強,園內可能已有梅花鹿受孕,不外,有身的動物不宜遠程航行,若兩岸確定贈予日期,動物園再擇定一對長鬃家庭及一對梅花鹿,檢疫后運送至大陸的動物園。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