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我現在就是想先把規模搞起來,把桂花苗木栽植當成一個產業生長起來。”提及種桂花,信陽市羅山縣周黨鎮前鄉村的這位60多歲的桂花苗木栽植帶頭人徐友金壯心不已。苗木栽植戶都叫他老徐,都說老徐有本“桂花經”。
一位同事的父親去前鄉村學習桂花苗木栽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隨著一起去湊熱鬧。
據老徐介紹,他種桂花純屬有時。2021年清明節,他在親戚家做客,聽另一個親戚提及這幾年種桂花苗,收入還不錯,就隨口問了問情況。聽完親戚的介紹,以為這個事有搞頭,就決議試一試。借了3000塊錢,和別人合資買了2萬株桂花幼苗。當看到買回來的那幾紙箱不到10厘米高,認不出是什么器械的小苗,鄰人們都開頑笑說種出來也就是當柴燒。2021年10月,一位舞陽來的客戶花了3萬多塊,一次買光了老徐的樹苗,鄰人們都很受驚,才信托那些不起眼的小樹苗還能這賺錢,都紛紛隨著他種起桂花來。短短3年多時間,在老徐的動員下,周黨的桂花苗木栽植從當初老徐的不到兩分地生長到60多畝,栽植戶20多戶。
這3年多時間,老徐也從一個對桂花一無所知的外行人,釀成了桂花栽植的試驗員、技術員、署理人。
對認準了的事,老徐從來都舍得下氣力。為了盡快的把握桂花栽植技術,他不放過任何的學習時機,不僅購置了大量的書籍,向每位懂技術的客戶請教,60多歲的他還自學了電腦。他把自己的苗木地釀成了試驗田,冒著風險實驗著各種栽植技術。當聽說南陽一家栽植戶一斤種子的出苗率比他的高出200株,立刻前往學習。現在提及種桂花,選種、播種、移栽、澆水、打藥、除草、修剪……老徐絕不模糊。
自帶著大伙種桂花苗木以來,老徐養成了一個習慣,隔三差五就到各家地里去轉轉,看到哪家該除草了,哪家該澆水了,哪家該修剪了,都市主動去說一聲。哪家請他去指導,只需一個電話過來,人立馬過去,從來不說一個不字。全鎮20多家栽植戶,哪家種了幾年,哪家種了多少,哪家樹苗長勢咋樣,他如數家珍。“我一小我私人種的好那不算好,大家都種好了才算好。種的越好,賣的就越好,賣的越好,種的人就越多,種的人越多,客戶就越多。”當別人問老徐別人的事他咋這專心時,老徐總是這樣回覆。
為了把種桂花苗木這個產業做起來,老徐當起了任務署理人,幫栽植戶買種子,買樹苗,聯系客戶跑營業,樣樣不落。僅去年就為栽植戶代買種子2000多斤,今年又幫他們從外地調了30萬棵丹桂苗。“種苗木真的是條好路,投入小,奏效快,效益也好。樹苗長在地里丟不了,越大越值錢。頭一年下種,一棵樹苗長一年多就可以賣到幾塊錢,長兩年就可以賣到10塊,一斤種子可以出1000多棵苗。”老徐給我們算起了經濟賬,“再說大伙都是我發動起來的,我就應該為他們搞好服務。我現在就是想帶著大家先把規模搞起來,我重要的精神就是搞營業,搞聯絡。”
提到今后的生長,老徐想的更多:“我們現在種桂花,種的人不少,但規模不大,還渙散的很,一些需求量大的客戶都不愿意來。”他詼諧地說,“我們現在就像是散兵游勇,無組織,無紀律,沒有戰斗力。下一步我想成立一個互助社,把大家聚到一起干,搞集中連片栽植,建苗木基地,那樣就成了正規軍,才有優勢,才能生長的更快。”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