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天下各地牡丹花次第開放之際,牡丹產業也成為業內廣為交流的話題,尤其是如何規范化生產催花牡丹。
大家平等以為,種苗是一個產業規范化的基礎,要使催花牡丹規范、標準,得先從種苗生產抓起。對此,我國牡丹主產地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已經開始推進一系列行動。
催花牡丹種苗生長期較長,導致市場供需關系反映滯后,苗市一度跌宕升沉。洛陽市土橋花木種苗有限公司從事牡丹種苗生產十多年,是當地起步較早的種苗規模化生產企業,總經理李龍章談起這些年的種苗市場難免感傷:“公司在壯盛期生產規模到達1500畝,大量產品上市時卻逢苗市低谷,養了三年的苗只能賣兩三元一株。最近兩年,種苗市場總算有所恢復,價格也逐漸回升到20多元一株。”同樣的行情,在另一個種苗主產區菏澤也存在。
原來,在2021年前后,牡丹產業開始規模化生長,市場種苗需求興旺,吸引了大量花農和一些行業外人士注資牡丹種苗生產。2021年前后,天下牡丹種苗生產面積處于壯盛期,可三年后產品上市,供應遠大于需求,市場進入了低谷。菏澤市曹州牡丹園工程師劉愛青分解,一株小苗的成本通常需要四五元,花農再生產三年后作為催花種苗出售,如果價格在10元以下,基本是賠本的。李龍章也算過一筆賬:對于企業而言,一畝地通常栽植1500株至1600株苗,買小苗需投入1萬元,三年生產投入1.5萬元,加上質量不外關的消耗,上市種苗價格如果在20元以下很難賺到錢。
嚴重的市場行情強制許多花農和不太了解牡丹產業卻貿然注資的企業退出了生產。菏澤市牡丹研究所負責人趙水師表示,2021年至2021年,牡丹種苗生產大轉折,部門專業生產商捉住時機,生長牡丹標準化生產,促使種苗生產從粗放的“規模小、品種全”模式,逐漸向單個品種有規模、品質有標準的偏向轉型。菏澤政府也在推進牡丹分株苗、嫁接苗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設,希望通過以點帶面,推廣種苗生產標準化。現在,這一行動已展現成效。劉愛青表示,以前需要種苗時,都要去一家家找,某個品種雖然有量,但種苗質量不同大,整齊度差,最終影響催花牡丹的出圃性狀和批量銷售,現在可以集中到種苗大戶采購,上述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現在,天下牡丹種苗生產規模約是壯盛期的三分之一,種苗價格在2021年突破了二十元。劉愛青預計,在將來三年內,催花牡丹種苗價格還將有一定上升,而且不同品種價格會出現不同,像這些年在年宵市場上顯示不錯的‘烏龍捧盛’,由于種苗生產量大,價格在20元左右;而像‘豪富翁’、‘富貴滿堂’等這兩年顯示不錯的品種,種苗價能賣到35元一株,這一價格今年還將有所上升。
牡丹種苗在集約化生產的同時,科技引入也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針對不同目的市場生產出不同規格種苗的行動也已開始推進。洛陽天盛盆養牡丹公司、洛陽市土橋花木種苗有限公司等正在試探種苗的容器種植生產流程,從輕基質的利用、營養系統的成立等方面逐一改善。土橋花木種苗公司還開展了牡丹種苗組培的研究。菏澤牡丹種苗企業則對小規格種苗生產和催花技術睜開了研究和實踐。“盆沿以上20厘米至30厘米株高,有三五個花蕾,同時能開放兩三朵花的矮化產品,打開禮物市場潛力大,現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劉愛青透露。生產集約化和科技引入正在牡丹種苗生產中展現成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2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