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畝地投入3萬元的成本,一年收入較高達40萬元。就是這樣一粒小小的種子,一個小小的塑料袋子,使得周至一些農戶一年便華美轉身,變為“百萬富翁”……
剛走進周至辛家寨鄉恒洲村,記者便看到田間綠油油的一片,不外,這不是糧食而是苗木,走進田間仔細一看,這些苗木實在都是裝在一個個塑料袋內,整齊地排列在一畦地中。“地里這些苗木就是我們這里的特色栽植作物——松樹,我重要種的是油松,也種了少量的白皮松和樟子松,這些都是新出的苗,等到10月能長到8厘米就可以賣了。一般到第二年開春時節,長到10厘米左右,那會兒賣得更多。”種松苗的史建斌師傅向記者介紹說,自己以前是種糧,小麥一年每畝產800斤左右,賣糧也就是1200元的收入。這兩年,鄉里推廣栽植“容器苗木”(即俗稱的袋裝苗木),于是自己在2021年試種了一畝油松,投入2萬元的成本,成活24萬株的松苗,較后賣出去賺了9萬多元。自己又種了1畝“袋裝”油松,一下子賺了十幾萬元,現在村五組的栽植戶90%的都有多層樓房和小車,這比栽植周至的品牌獼猴桃更賺錢。
史師傅指著地里用一個個小塑料袋裝土培育起來的松苗告訴記者,育松苗是個技術活,要有多個步驟,好比買種子、消毒、浸泡、平地、篩土、點種、催芽、施肥澆灌,防曬防鳥害等等。他們種的白皮松苗木重要銷往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油松重要銷售陜北、甘肅、青海等地。
據辛家寨鄉張鄉長介紹,恒洲村現在是“無糧村”,許多人都靠栽植苗木致富。一年收入三四十萬的大有人在,好比種白皮松的安師傅,1畝地投入3萬元的成本,成苗25萬株左右,每株苗木較高能賣到1.6元,一年收入約40萬元。另有幾小我私人,一年種三四畝苗木,早已變身為百萬富翁。恒洲村人均年收入屬于全鄉較高,到達10萬元左右。
張鄉長說,2021年全鄉容器苗木面積只有800畝,到2021年一下子到達2100畝,2021年全鄉苗木產值1.6億。截至今年6月份,苗木面積已達9300畝。“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種容器苗木。辛家寨鄉土地肥沃,屬于輕砂質土壤,土壤通透性、排水性好,非常適合容器苗木的栽植,處于310國道以南的我鄉田地多數舉行了松柏培育,但是以北的地方則不能栽植。”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