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商河縣孫集鄉(xiāng)康家村的一村民在一農民交流群里反映:“今年白蠟悶子(白蠟樹苗)的價格太低,恨不得把悶子當柴火燒了。”而同是一個村的栽植戶,同是栽植白蠟苗,該村的村民康兆寶卻依據市場紀律,行情低迷時依舊淘到了金。
原想帶頭致富,卻遭遇了價格低谷
在跟一些栽植大戶的交流學習中,商河縣孫集鄉(xiāng)康家村的村支書康德春發(fā)現(xiàn)種白蠟悶子是個不錯的致富方式,很適合康莊村的現(xiàn)真相形。康莊村人不多,約有二百來口人,且年輕人和壯勞力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而白蠟悶子的栽植要求不高,像種麥子那樣,在地里平等道道溝,把白蠟種子撒到溝里就可以。一畝地可培育白蠟悶子3萬多棵。白蠟悶子的管理也相對省心。
去年白蠟悶子的行情好,一棵嫁接好的悶子能賣到2.5元,較好時能賣到3塊錢,刨去人工成本和各種農資用度,一畝悶子能凈賺五六萬元。康德春想在全村生長白蠟悶子栽植,又怕村民難以接受新事物,于是自己先聯(lián)系幾個親戚,種了30多畝悶子,希望通過樹模帶頭作用,動員全村人來栽植白蠟苗。
但今年,白蠟悶子跟康德春開了個玩笑,一開春,悶子的價格就只有六七毛錢,隨后一直沒漲上去,記者前往采訪時,一棵悶子的價格在兩毛五左右。
康德春說:兩毛五就賠錢了,撇去人力成本,白蠟悶子的較大投入在于嫁接用度。嫁接就是購置速生白蠟的枝芽嫁接到普通白蠟苗上。速生白蠟的枝芽通常按斤買,一斤四十多塊錢,一斤能嫁接一百多棵白蠟苗,算下來,光嫁接成本,一棵悶子就是三毛多。
康德春說:行情好的時候,經銷商會上門來統(tǒng)計白蠟栽植戶的姓名、地點和聯(lián)系方式,現(xiàn)在行情不好,就算給經銷商發(fā)信息,也不回。
生長制品苗,低行情里照樣淘金
同樣是低行情,同樣是種白蠟樹,康德春的鄰人康兆寶卻依舊在低行情里賺了十多萬。
康兆寶種白蠟苗有3年的時間,去年的好行情他遇上了,一畝地賺四五萬元,4畝地的白蠟悶子給他帶來了十多萬的收益。今年他又種了3畝悶子,7畝制品。
雖然悶子賠錢,但制品的白蠟苗一直供不應求,在悶子低行情下,制品苗的培育為他填補了損失,10畝地同樣給他帶來了10多萬元的收入。
康兆寶說,經太過析,他發(fā)現(xiàn)白蠟市場的悶子行情顛簸較大,而制品苗則一直是供不應求,是制品苗的缺少導致悶子的價格上漲。因此,去年悶子的高行情下,他依舊留出悶子生長了7畝地的制品苗(速生白蠟生長速度快,一年就能長到兩指粗),指著一棵大拇指粗高度在兩米左右的制品苗,康兆寶說:“這就是去年留下的苗,這樣的苗在市場上能賣到七八塊錢。”制品苗一畝地也能種幾千棵,收入不比悶子差多少。在現(xiàn)在悶子的低行情下,康兆寶把制品苗拉到惠民縣的苗木交易市場,依舊搶手。
康兆寶分解,今年白蠟悶子遭遇價格低谷的緣故原因就在于去年的高行情導致農民的跟風栽植。且農民種白蠟的方式比較傳統(tǒng),“都是從買種子開始,育苗、嫁接,等上市的時候,正好遇上悶子的集中上市,制品苗斷檔。”而如果去年高行情下,農民不是跟風買種子生長悶子,而是種悶子來生長制品,今年應該收入不錯。
遭遇行情低谷,有栽植戶準備把悶子苗拔掉改種莊稼,對這一做法,康兆寶表示:這回自己會生長白蠟悶子,由于今年行情不好,一定不少人放棄,明年悶子很可能又會迎來高價。康德春也表示,自己也會堅持下去,
專家提示:理性看待苗木生長
在4月8日召開的第二屆黃河三角洲綠化苗木消息公布會上,山東省林業(yè)廳副廳長吳慶剛表示,生長林業(yè)是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任務,林木種苗的生長不僅會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更會促進農民增收。在惠民縣皂戶李鎮(zhèn),險些家家育苗,種苗栽植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手段。
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徐金光站長提示:應理性看待苗木栽植,任何行業(yè)都有風險;2021年,我省苗木栽植面積為120萬畝,2021年為147萬畝,2021年為173萬畝,從這組數據能看出,我省苗木正迅速生長,但生長的同時也存在問題:苗木質量亂七八糟,結構性過剩。為此,徐金光提示,下一步苗木的生長趨勢應全面提高良種化程度;舉行規(guī)模化經營,制止過于渙散的栽植方式;通過適當生長樓區(qū)育苗和造型樹等方式來進一步促進樹種的多樣化。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