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盆景做成有故事的“精品”記云南玉溪華寧尚善園藝公司總經理周亞
發布時間:2024-01-29 09:54:08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今天修剪了兩棵鬼柳、半棵清香木盆景!”傍晚十分,周亞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今天的勞動成果。
周亞是云南玉溪一位盆景從業者,之前只是盆景“票友”,直至6年前他正式進軍盆景業,將心思才所有放在了盆景上,并成立了玉溪華寧縣尚善園園藝有限公司。有當地人評價周亞說,他做盆景年頭雖然不長,但是有特色。
公司基職位于玉溪華寧縣占地面積10余畝,且存貨不少,以滇中地區的鄉土樹種為主:尖葉木樨欖、清香木、小葉黃楊老樁居多,大大小小加起來有近千件,大多都已上盆,以中型、大型、巨型盆景居多。
玉溪華寧盆景業小有規模,早在多年前就成立了華寧縣盆景協會。與當地許多資深盆景大師相比,周亞算是初出茅廬。“去年我才加入縣盆景協會,之前一直是自己琢磨。”雖然資歷淺,但周亞有自己的個性,他以為盆景不能一模一樣,重要的是因“樹”制宜。
原理雖然簡單,但做起來不易,哪里該壓條,哪里該留葉,周亞全憑自己悟性試探,力爭每件盆景都有自力的章法。他給記者展示兩件個頭差不多的盆景:一件是尖葉木樨欖,樁大枝平,枝條上、下分布均勻,因而做成云片造型,“這樣富有層次感”;另一件是清香木,樁雖然大,但下層枝條較少,有活力的枝條都集中在蓬頭部門,周亞索性給枝條壓了個“自然卷”———枝條曲折有致,似“云霧”、又似“盤龍”,“縈繞”在樹頂。
旅行時一位師傅正在給一株清香木做“舍利”,周亞邊觀看邊邊介紹,由于現在自然資本削減,木質部形成白骨化的自然“舍利”不多,他到省外觀測時發現,一些人用活樹做“舍利”。“我不用這種做法”周亞始終堅持以枯樁、老樁做“舍利”,盡管保持樹的自然形態。“而且我刷的是木蠟油,不用石硫合劑。”周亞在許多細節上要求比較高,之以是在意這些細節,也是緣于他尋求在滇中鄉土盆景的品牌開發上有所突破。
云南雖然可選擇的盆景植物資本豐富,但盆景的市場與品牌與長三角、珠三角,甚至鄰人四川相比差距都不小,歸根結底是技術上落伍。而一些人在制作盆景時參照省外經驗,可樹種不同,面臨的問題、出來的效果也紛歧樣,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時也會水土不平,還埋下了產品同質化的伏筆。
“在技術上我們沒有優勢,我們的優勢是在資本上,用好資本就能做好品牌打開市場。”周亞對云南鄉土盆景非常有信心,這還與5年前的一件工作有關:當時一位北京畫家到云南尋找用于畫作的植物素材,經朋友推薦來到周亞的盆景園。這位客人對尖葉木樨欖、清香木等北方險些未曾聽聞的樹種極感興趣,便觀摩了數日,還給周亞提了許多生長性建議。
省外人對云南鄉土盆景有云云粘稠的興趣,讓周亞篤定做云南鄉土盆景前景可期,他以為避開產品同質化,品種特色與質量特色缺一不能,而且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以是他從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了高起點,要把每一件盆景都做成有“故事”的精品。
不外這是一項“燒腦”的大工程,而且得扛得住。周亞說,盆景一般要8到10年才能成型,現在他不急著賣,由于著急的作品一定有缺陷,他選擇堅持自己創作個性與生長思路,以是險些每天都在園中親自操刀,讓作品有自己的“靈魂”。

周亞在修剪盆景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