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枯死的法國梧桐樹,立在棲鳳路邊。 長沙晚報記者 小劉軍 攝
“梧桐葉,三更雨。”長沙城區曾普遍栽種梧桐樹。因漫天飛絮及根系淺、病蟲害多、樹干容易坍毀等緣故原因,梧桐樹逐漸淡出這座城市。去年底,瀏陽河畔的棲鳳路兩側新栽種了894株法國梧桐,“鐫汰樹種卷土重來”爭議由此引發。
家住棲鳳路的住民向記者反映:“不少新栽種的梧桐樹,沒有等來春天就枯死了一大片。”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枯死的樹有79株。開福區園林局回應:這是經過改良的法國梧桐,不是之前被鐫汰的普通梧桐;枯死的樹將悉數由施工方在年底補種,不會動用國有資金。
走訪:79株樹木未能迎春吐綠
記者看到,在福安垸防汛指揮部劈面,15株梧桐樹只剩下枯枝,立在瀏陽河防洪大堤下的路邊。記者由東往西沿路不停看到枯死的梧桐樹:左岸春天小區路段死亡5株,陡嶺路口周圍死亡30株,京廣鐵路上下行跨線橋之間死亡11株,京廣鐵路上行線跨線橋至“兩館一廳”路段死亡18株。
“我每天都在河畔散步,發現入春后有的梧桐樹就沒發過芽。”周圍一小區住民何雙桂說。
專家:正常施工不會造成云云高死亡率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基坑的排水不暢,導致根部遭水滯后霉爛。此外,和回填的土質、種樹的時間點也有關系。”濱河南路綠化施工現場的一名綠化工人稱。
“樹木成活率跟苗木質量、栽植方式及后期養護等有關。”長沙一綠化景觀施工業內人士李彬(假名)說,法國梧桐適合在長沙生長,以是樹木枯死跟樹種無關。他說,簽綠化施工條約時,一般會要求樹木成活率達100%,且有1年至3年的質保期。“如果嚴格按設計規范施工的話,應該不至于造成云云高的死亡率。”
注釋:改良版法國梧桐非普通梧桐
周圍一位住民稱:“印象中,這已是棲鳳路第三次換綠了。”讓他感應疑惑的是,為何屬于鐫汰樹種的梧桐樹重新登場了他表示,梧桐飛絮,易引起皮膚過敏,且梧桐樹根系淺、木質松散,病蟲害也多,容易坍毀。
李彬介紹,上世紀80年月長沙大面積栽種以梧桐樹為主的速生樹種作為行道樹,如黃興路、蔡鍔路、建湘路、湘春路、迎賓路等,短短幾年時間就可成林。“厥后,香樟樹成為長沙市樹,梧桐樹在施工和道路改擴建歷程中被逐漸鐫汰。”
“棲鳳路之前栽種的行道樹重要是橘子樹,無法讓道路形成綠陰。”開福區園林局局長黃長科說,此次棲鳳路綠化提質刷新,除了保留原有的橘子樹外,新栽了894株改良版的法國梧桐。
面臨市民“鐫汰樹種”的爭議,黃長科稱,樹種的選擇之前經過多層次專家頻頻論證和實地調研。“法國梧桐素有‘行道樹之王’之美譽。”他說,這批法國梧桐學名為“懸鈴木”,與普通意義上的梧桐并非系出一家,能將飛絮降至較低,引發過敏幾率小,且木質堅實,不易坍毀。長沙夏天炎熱、冬季嚴寒,行道樹在夏天要形成濃陰、冬季能落葉透陽,兼具這兩種優勢的法國梧桐遂成首選。
回應:施工方將補種,不會動用國有資金
黃長科說,該批樹來自山東,胸徑為18厘米至20厘米,單株價值近2000元。根據國家標準,樹木死亡率不應跨越5%,而棲鳳路上的這批法國梧桐的死亡率在10%左右。“之前與施工單元簽署了包種包活條約,現在還沒有移交園林部門,照樣由施工單元負責維護。”黃長科表示,“原則上來說,要等完工驗收一年后,樹木所有成活才能移交園林部門舉行一般維護。”
“發現樹木枯死的情況后,我們已同施工方舉行多次研究、商討。”他表示,這批樹系去年10月栽種,死亡的緣故原因很龐大。對于這批死亡的法國梧桐,將在今年11月舉行補種,“由施工方負責,不會動用國有資金。”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