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山杉是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具有耐水濕、鹽堿,抗風力強,樹形美觀等特點。從2021年開始,安徽省的淮南、合肥等地開始批量栽植中山杉,顯示出較好的應用前景。
淮南站穩腳跟 淮南有大面積采煤塌陷區,另有許多積水的低洼地、沼澤地,加之該市平原綠化中絕大部門栽植的是楊樹,有暴發草履蚧等撲滅性蟲害的隱患。為此,淮南市林業局牽頭組織在毛集區、潘集區等地的農田林網、濕洼地等,栽植了約二十萬株中山杉。
栽植后,焦莊鄉一片中山杉曾被水沒頂淹了9天,冬天又遇暴雪,來年成活率到達90%以上。在積水的塌陷區,連水杉都不能成活,只生長些當地的土生柳樹,中山杉仍能生長。據測量,淮南農田林網等栽植的中山杉一年增粗2厘米至3厘米;在焦莊鄉政府門口大路旁栽植的中山杉已經長成胸徑達18厘米的大樹,速生性跨越楊樹。在淮南,中山杉落葉期只有兩個月,其樹冠比楊樹窄,遮陰少,對莊稼生長影響小。
淮南市潘集區淮河河流管理局從2021年至今,在淮河大堤內外栽植了3萬多株中山杉。據該局工作人員介紹,淮河河流立地條件并不好,特別是大堤內,汛期樹身一半會浸在水里,枯水期又比較旱。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所種中山杉成活率達98%,高度有五六米。河堤優勢比較大,以前栽種的柳樹、楊樹等常被風刮倒或刮斷枝,胸徑8厘米的中山杉,樹梢險些被風刮得彎到地上了,也不會風折。
巢湖值得期待 近幾年,昆明在滇池管理中大量使用中山杉,現在已栽植了近百萬株,重要栽植在滇池周邊的入湖河口、湖濱濕地等地。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工程師潘珉以為,中山杉在濕地中栽植既能有用吸收水體中的氮、磷,又能改變現在濕地以單一草本植物為主的事態,加倍完善了湖濱生態。再過幾年,濕地中的中山杉連片后,“水上森林”將圍繞滇池。
作為我國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也遇到了污染嚴重急需管理的問題,國家為此投巨資啟動四大生態修復工程,其中重要一項是濱湖生態濕地建設,首當其沖要選擇合適的樹種。三四年前,安徽省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就從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引種了一批中山杉,栽植在巢湖防護林萬年阜試驗段,取代枯死的柳樹。合肥巢湖龜山公園湖濱濕地建設項目中栽植了200多株胸徑8厘米左右的中山杉,成活率非常好,就死了一株。
由于看到了龜山公園中山杉的優良顯示,又到滇池觀測過,今春,巢湖管理局下轄的巢湖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巢湖湖濱濕地栽植了400余株中山杉,進一步對中山杉舉行觀測。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殷云龍研究員說,巢湖兩岸植被恢復工程量偉大,有數十平方公里。由于湖濱水漲水落,對植物耐濕性和抗旱性都有要求,以前都是種些蘆葦什么的,比較單調。巢湖環境研究所如果栽植中山杉樂成,在巢湖管理中,預計也將與滇池管理一樣,大量使用中山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