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作為上海西區較大的公園之一的中山公園正在舉行歷年來較大規模的一次華美變身。記者昨天從長寧區綠化部門獲悉,歷時近5年的百年中山公園大規模刷新工程正在舉行中。“中山公園刷新將歷時整個‘十二五’,共涉及六大方面的刷新,現在正在舉行的圍墻破綠工程,而牡丹園的刷新已于3月結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圍墻破綠刷新工程正舉行樹木移植、臨近住民征詢等前期工作,預期將于今年9月尾完工。
牡丹栽植量是原來的8倍
中山公園是上海較早栽植牡丹的公園,作為園內四臺甫卉之一的牡丹,栽植歷史已逾50年,而園內的牡丹亭更是始建于2021年。牡丹園內遍植各種牡丹,在公園十二景中被命名為“花墅凝香”。從去年11月開始,長寧區綠化市容管理部門對中山公園牡丹園做出了改建方案。“首先是削減草坪面積,將部門花臺連成片,另外鐫汰、抽稀了原來的背景喬灌木,騰出的地方都種牡丹,并利用周邊的樹壇,擴大牡丹栽植范圍。”長寧區綠化管理署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牡丹園的刷新工程已于今年3月基本完工,歷時近4個月。通過調整刷新,引進“白鶴臥雪”、“昆山夜光”、“黑花魁”等49個洛陽牡丹品種,刷新完成后,園內的牡丹從230株,共計36個品種,增添至近80種,共計1687株。
記者在中山公園牡丹園看到,在一棵偉大的香樟樹下,幾個年輕人正悠然地坐在圍繞大樹的一圈座椅上,或發呆或讀書。而這一圈座椅約20米,也是此次刷新時新增設的,并在樹下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植物木片,既美觀又環保。
別看只是一個細節的變化,然而大至球類植物、小至每一塊景觀石,都經過設計人員的全心結構。“好比鋪設景觀石,每塊石頭的形態或平伏、或仄立,盡管做到有斷有續、有曲折。”據綠化管理署工作人員介紹,移植牡丹時挖坑的深淺都很有考究,在搬運時更是出動所有人員,在鵝卵石地面上鋪設木板,所有養護人員一起舉行人工搬挪,最終平安移到設計的正確位置。移走的原牡丹,逐一作出標示,以紅絲帶縛系好加以區別嚴格分類。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