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這樣的一篇雜亂研報,竟然也能堂而皇之推出,太挑戰投資者的容忍度了。”上海一家基金經理對《金證券》記者稱。
這位基金經理口中的研報,為廣發證券(13.46,0.86,6.83%)昨日最新公然,盡管評點的是棕櫚園林(22.65,0.76,3.47%),毫無關聯的雙匯生長(58.21,1.42,2.50%)卻“混跡其中”,且數頁令人不知所云。署名者唐笑為“研場”內行,廣發證券為大牌券商,鬧出云云的烏龍,讓券商研報再陷信托危機。
被“嫁接”的研報
這份名為“棕櫚園林與廣州修建簽署重大條約點評”的研報,署名者為廣發證券唐笑。乍看第一頁并無異處,分解師點評、投資建議、風險提示等逐一道來。
打開第二頁,卻有些挑戰想象力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目錄索引”字樣,下分“一級題目、二級題目”。然后是“圖表索引”,下為“xx公司產量圖和產量盈利”。大略看起來,應該是研報模板。
到了第三頁,更離譜的工作出現了。公司背景介紹一欄,出現“公司于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現已開端形成了崎嶇溫肉制品、生鮮肉、商業連鎖等營業”一行字,這顯然與棕櫚園林的基本情況風馬牛不相及。
第四頁,則給投資者“穿越”的感受。文中大量介紹該企業2021年-2021年三季度盈利指標情況,直至看見“重要企業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周期指標對比”的圖表,幾家上市公司雙匯生長、順鑫農業(12.93,0.18,1.41%)、新五豐(6.41,0.11,1.75%)等的身影依次出現時,觀者才能開端判斷“這莫名插進來的兩頁,應該是雙匯生長的研報資料。”
研報第五頁,又讓人摸不著思想。字數不多,全是對研報制作的規范要求,好比“表格下方統一標注:數據來源”、“正文為5號楷體”等。
神奇的是,研報第六頁又恢復正常,出現了該分解師的相關研究報告,最新日期為2021年8月17日公布的棕櫚園林2021年半年報點評。
極具取笑的是,在較后的免責聲明中,券商聲稱,“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看法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為可靠,但廣發證券紕謬其正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
升級的信托危機
《金證券》記者試圖聯系唐笑,但其聯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通過公然資料,發現唐笑并非“研場”新人。早在2021年,唐笑即在渤海證券供職,到了2021年其轉戰國金證券(14.37,1.31,10.03%),直至2021年上半年,唐笑才轉投廣發證券。無論東家如何更換,唐笑一直主攻修建建材行業,與雙匯生長所屬的肉制品行業沒有交集。
《金證券》記者熟悉的一位行業研究員預測,“可能是研究員到了新東家,為了研報規范,使用了研報模板,分解師寫完后,遺忘刪了。”
根據券商的內部研報審核流程,諸如簡評這樣的普通公告,一般研究員寫完后發,需逐級給細分行業的組長、總監級別人物審核,至于重要公告還需經過質量部門審核。上述研究員稱,“我以前寫研報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沒有實時刪掉模板,但厥后被組長實時發現了。這次廣發證券就比較離譜了,經過這么多人審核竟然沒被發現,所謂的審核制度形同虛設。”
在這份烏龍研報中,唐笑以為,“由于地產新開工數據仍在底部倘佯,地產園林公司正在擔當較痛苦的時期。建議投資者將投資限期看長,在調整之中買入以棕櫚園林、普邦園林(24.20,0.56,2.37%)為代表的地產園林公司,預計棕櫚園林2012-2021年eps劃分為0.93、1.27、1.7元,維持買入評級。”前述上海基金經理不禁反問,“這份研報云云不嚴謹,讓投資者怎么信托正確性呢?”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