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5000株櫻花苗子,從互聯網上采購回來,在自家地里長了一個來月,又在網上賣出去;一來二去,足不出村就賺了10000多元。這是記者5月中旬在秦嶺腳下的周至縣馬召鎮涌泉村聽到的故事。
苗木生產經營,是周至縣農村的支柱產業。大家都搞苗木,我的苗木如何能賣得快、賣得好?謎底是要種大家沒有種過的、或者很少有人種的。問題是,這信息從哪里來?
今年1月,涌泉村村民吳亞文家空出了一畝地,想種這、想種那,就是拿不定主意。他突然想起,去年10月村里貼出公告,說是成立了信息站,可以免費為村民協助拿主意,于是就去找村信息員詹小紅。
政府免費給村信息站配備了電腦、網線、打印機等裝備,也為詹小紅下達了每月替村民上網公布10條信息的任務,以是他也四處搜集信息,吳亞文同他一拍即合。詹小紅讓吳亞文在電腦前坐下,打開電腦查詢一番,兩人商定在那一畝地里種櫻花苗子。
“苗子在哪兒買?橫豎咱周至是沒有的。”吳亞文攤開雙手說。詹小紅不急不忙,打開“周至農業信息網”網頁,輸入密碼,進入供求信息頁面,在“求購信息”里輸入了吳亞文的想法。詹小紅鼠標一點,對吳亞文說:“你的信息已經發給咱縣上的網絡了,人家篩選一下,估量今天下午就能在省、市農業網上公布,天下各地就都能知道了。”這是1月中旬的事。
第3天,江蘇沭陽一家公司在網上做出回應,雙方通過電話(信息站的電話也是政府配備的,話費政府報銷)商定,購置5000株櫻花苗子,每株8元,款到后火車發貨。
一米來高的苗子栽在吳亞文的地里,成活率還不錯。到了3月,長出新葉,郁郁蔥蔥。吳亞文又請詹小紅在網上公布供應信息,不出一個星期,劃分被本縣武家莊、二曲鎮兩個栽植戶相中,來到地里一“掐”,以均勻每株11元成交。吳亞文暗自自滿,對詹小紅說好秋天再做一單櫻花苗交易。
就這樣,一個秦嶺山下的小鄉村,靠著信息站的神通,與天下市場實現了零距離接觸。從去年10月到現在,這個村信息站公布供求信息109條、咨詢信息45條,小到玉米種子、母雞,大到拖沓機、景觀石,村民均通過網絡成交。
逐漸地,信息站成了村民的“熟人”,成了大家較值得信托的朋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4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