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四月下旬至五月初的二十多天,北京各大公園的牡丹都已盛開。各色的牡丹,姹紫嫣紅,爭奇斗艷,猶如花的海洋,吸引大批的中外游人觀看。“谷雨時節看牡丹”,從“谷雨”到“五一”節后,正是北京觀賞牡丹的大好時節。
在明清兩代,因北京為首都,除皇宮紫禁城(故宮)外,還修建了大量的皇家園林、皇家壇廟,以及王府、寺廟等。而當時牡丹因是富貴的象征,又被視為“國花”,故在這些地方栽植了大量的牡丹,而且名品較多。在明代,皇家宮殿如紫禁城的御花園、建福宮(建福宮后失火焚毀)等處,“金殿內外盡植牡丹”。海淀的清華園,又名李園(萬歷天子的生母李艷妃娘娘的父親李韋之園),“園中牡丹以千計(棵),芍藥以萬計(棵),京國第一名園也”。
到明清兩代,北京的寺廟之多已甲天下。歷代的高僧們在寺院內廣植花木,如牡丹、玉蘭、海棠、丁香、迎春、紫薇等以示“禪房花木深”之意。故北京的寺廟有“花之寺”之稱。在寺廟中栽植花木,首選就是牡丹,以牡丹而聞名的寺廟如極樂寺、臥佛寺、崇效寺、報國寺、戒臺寺等。極樂寺在西直門外的高梁橋西,寺內有牡丹十余畝,這就是在明清兩代聞名的“國花堂”,又稱為“花海”,“國花堂”內的牡丹品種許多。春天牡丹花盛開時,賞者如云。在明代,西山臥佛寺有四大名勝,即臥佛、娑羅樹、泉水和牡丹。據《長安客話》載:“臥佛寺多牡丹,蓋中官所植。取之上供者。開時絢麗特甚,貴游把玩至不忍去”。句中的“中官”即皇宮中的太監,“上”乃皇上。臥佛寺的牡丹是為皇宮栽植的,前來觀賞者也是王公貴族。昔人有詩云:“恍疑天女散,絕勝洛陽栽”。位于宣武區的崇效寺向是以牡丹著稱的,享譽京城。每逢春天,寺內塔院的牡丹五彩繽紛,一片香海。有詩云:“牡丹爭香客,詩壇聚秀士”,文人詩人還要吟詩賦詞。開國后,崇效寺的牡丹都移植中山公園、景山公園。法源寺現是以丁香著稱,但初是以牡丹聞名,后牡丹衰敗,崇效寺則青出于藍,反以牡丹取勝,法源寺又廣植丁香。報國寺的高僧善于嫁接,故一棵牡丹可開出兩種以上花色的牡丹花,謂之“一枝二絕”,故多名品。京西廟宇戒臺寺的牡丹院在清時牡丹較盛,因恭親王奕?D的晚年曾在這里棲身,他很喜歡象征富貴的牡丹,故在院中多植牡丹,并以牡丹為院名。在北京的許多寺院中,也廣植牡丹,其例舉不勝舉。
開國后,北京的各大公園,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所生長。尤其是自上世紀八十年月后,隨著首都綠化事業的生長,北京栽植了大量的牡丹,其數目已居天下第一,而且已有許多大面積的牡丹園。現在人們觀賞牡丹,在城區要首推景山公園,過去景山公園只是在東門里北側有牡丹園,雖已是城區較大的牡丹園,而近幾年,景山公園又四處都植有牡丹,整個公園就是一座大牡丹園。既有皇家御園傳統的牡丹名品,也有久負盛名的洛陽牡丹、菏澤牡丹,另有珍奇的甘肅牡丹、浙江牡丹、日本牡丹等。
另外,像故宮的御花園、天壇公園、中山公園、勞悅耳民文化宮、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臥佛寺前,又稱為“北園”,所屬北京園林局)、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香山腳下的“南園”)、戒臺寺,潭柘寺、十三陵的長陵等處,都是觀賞牡丹的佳處。另有,在京北懷柔區的橋梓鎮,在2021年建成了北京地區,也是天下面積較大的“天姿國色牡丹園”,有牡丹約三千多畝,百萬余株。真可謂“京華四處賞牡丹,牡丹花開動京城”。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