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山陵民國郵局門口一棵薄殼山核桃樹死了。這幾天,過往的游人都很惋惜。現(xiàn)代快報記者看到,這棵薄殼山核桃樹足有5層樓高,樹干非常粗。雖然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跡象,但看起來仍然很壯觀。中山陵園管理局巡視員余金保告訴記者,這棵薄殼山核桃樹和身旁的幾十個“伙伴”,都是昔時南京的“綠化之父”傅煥光親手栽種的。但令人惋惜的是,仍有不少市民在敲打、撿拾這些山核桃樹的果實。
現(xiàn)場
葉子掉光了,樹上一顆山核桃都沒有
這棵薄殼山核桃樹就位于古色古香的民國郵局側(cè)門旁,身旁另有幾棵和它一樣身體高峻的“伙伴”。快報記者繞樹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這棵樹直徑至少有50厘米,粗壯的樹干需要兩小我私人合抱。和周圍其他樹木不同,這棵老樹的葉子全掉光了,全身上下黑黢黢的。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可樹上卻沒有一顆山核桃。
“這棵樹死了好幾個月了。”市民方先生家住下馬坊周圍,每天早晨健身都市經(jīng)過這里,他為老樹的死感應惋惜,“炎天時,這里在復建民國老郵局,會不會損傷了這棵樹?”
現(xiàn)代快報記者致電中山陵園管理局,一位園林處的負責人注釋,這些核桃樹每年效果的時候都有市民用竹竿打,對樹的長勢造成了損壞,“原本體質(zhì)就弱,今年復建民國郵局時又傷到了樹根,這棵老樹的死已經(jīng)無法挽回了。”
惋惜
不遠處,另有人上樹敲山核桃
現(xiàn)代快報記者注重到,老樹身旁有四棵和它年數(shù)相仿的薄殼山核桃樹,但它們都碩果累累。在民國郵局西側(cè),一大片櫸樹旁,也有幾十棵身體高峻的薄殼山核桃樹。市民告訴記者,這里以前是通往陵園新村的一條路,路兩旁全栽植著薄殼山核桃做行道樹。“現(xiàn)在這片樹林缺乏管養(yǎng),又有市民打樹上的核桃,它們的健康情況并不好。”
順著市民指的偏憧憬前走,記者老遠就聽到竹竿的敲打聲。旁邊的矮灌木上,還放著不少脫下來的衣物。一位市民挽著衣袖和褲腿,蹲在一條較為粗壯的枝干上,手持竹竿敲打山核桃。樹下,四五個年輕人正拿著塑料袋,撿山核桃,有的手里還拿著小樹枝,撥拉著在落葉叢中尋找。中山陵園管理局的負責人表示,他看到后也很痛心,但不少市民非常熟悉中山陵的地形,工作人員趕到現(xiàn)場時,他們往往已經(jīng)躲起來了。
歷史
近90歲的山核桃樹是“綠化之父”傅煥光栽下的
第一批山核桃樹在南京“安家”,與“綠化之父”傅煥光有很深的淵源。上世紀20年月,傅煥光去美國留學,看到這栽植物以為特別好。傅煥光把掉在地上的種子放在空心的手杖里帶回國,并在中山陵的石象路、苜蓿園的家中試種起來。
這幾十棵山核桃樹,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會不會和傅煥光有關?現(xiàn)代快報記者致電中山陵園管理局的一位老專家。他向記者證實,這些樹簡直是傅煥光栽種的。最初中山陵并沒有山核桃樹。厥后,傅煥光和他的遠親侄子親手在中山陵的斜劈面栽種了幾十棵,包羅昔時的石象路、民國郵局。“厥后,種子萌發(fā)了,這種樹的生命力又極為頑強,便借助風力和其他外力,在中山陵繁衍生長。”
快報記者隨后致電傅煥光侄女傅華,她也證實了這一說法。照這樣推算,這些老山核桃樹已近90歲了。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