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濟南市區的行道樹事實有多少棵(株)?多少種?這個問題一下子難住了行道樹的“管家”、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公共綠地管理四處長王吉棟。
王吉棟告訴記者,行道樹由各區園林部門管理,詳細的數目都由各區自己把握。譬如,市中區統計的行道樹總數為19836棵。要說行道樹的種類,王吉棟說,列入數據統計的不下十二三種,但現實上一定還不止這些。“像主干的有四五種,譬如國槐、白蠟、法桐、楊樹、柳樹;次要的也有五六種,椿樹、銀杏、青桐、楸樹,尚有一些比較希罕的,譬如苦楝。有的樹種,只在某一條街、路上才會有。就拿英雄山路來說,六里山南路以北種的是法桐、六里山南路以南路段是雪松。”王吉棟說。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王吉棟說,現在,行道樹中,數目排在前三位的是法桐、國槐和白蠟。不外,過去,楊樹所占比例很高,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月,毛白楊被普遍栽植,占到城市行道樹總量的三成多。這些年,園林部門開始更換樹種,爭議頗大的毛白楊被列入重點“裁軍”對象,比例顯著削減,已經逐漸跌出了三甲。
考慮到植物的多樣性,這兩年鄉土樹種愈發受通知
從去年年頭開始,濟南市史上較大規模的“大樹進城”行動正式啟動。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韓永軍透露:濟南市將用三年的時間,在市區引種10萬株大規格苗木,這個設計被媒體形象地稱之為“大樹進城設計”。
王吉棟介紹,僅去年一年時間,濟南市區現實已經完成移栽5萬株大樹的任務,高出預期的3萬株。根據今年的園林綠化工作方案,設計再引進4萬株大樹。“引進的樹種和樹齡都有標準,譬如,必須屬于樹木的青壯年期,還必須具備審美價值、樹干挺秀、成形成材快,移植成活率高,冠大蔭濃這幾個原則。在引種前,我們先會同各區園林部門首先對行道樹狀態做了詳細摸底掛號。在選擇樹種方面,這些年,我們加倍重視鄉土樹種,大力推廣經實踐檢驗較適合做濟南城市行道樹的法桐、國槐等樹種;一方面,加大對“市樹”柳樹的普及,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多樣性原則,引進青桐、楸樹、欒樹、樸樹、櫸樹,增添樹種多樣性,優化綠化結構。”
“在今年的設計里,其中行道樹約在1.8萬株,重要分布在經十路、奧體西路,經四路等100多處道路節點。”王吉棟介紹,“大樹進城”除了涵蓋行道樹,還包羅各做事處、居委會、開放式小區、背街小巷以及新區建設、老城刷新及公園、廣場等。
形成“綠蔭大道”有難度,不外各區都建起了自己的特色街、路
“濟南主干道許多條,但是在行道樹綠化方面,能夠到達林蔭大道的沒有幾條,馬鞍山路、歷山路南段、解放路、堤口路,緯十二路屬于行道樹長勢不錯的城市主干道。”王吉棟注釋說,這一方面是歷史的緣故原因,道路偏窄,樹種設置不科學,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設,行道樹不停補栽、移栽,更換樹種,形成綠蔭要有一個相對漫長的歷程。
現在,濟南市園林部門重點打造了經十東路和旅游路兩條樣板路,“旅游路按自然式設計設置,為突出市樹柳樹的職位,今年著重增添柳樹的比例,并采取組團式栽植,三五棵、十幾棵一組,已初奏效果。經十東路作為主干道,綠化基礎好,在前期基礎上,補植了開花的小喬木和花灌木,如百日紅、櫻花、美人梅、玉蘭類等,打造垂直立體綠化空間。
另外,這些年,各區園林部門也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形式、種類的特色道路。以市中區為例,“馬鞍山路法桐一條街、都是30年以上樹齡、40多米高的大型法桐樹,緯一起銀杏一條街,舜耕路國槐一條街,陽光新路則是白蠟一條街。”市中區園林局劉得陽介紹說。
此外,歷下區旅游路“柳樹長廊”,歷城區東晨大街玉蘭一條街。大略數來,省垣這些行道樹特色道路不下十幾條。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