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臨泉縣城關鎮流鞍河南岸,有一處春秋時期的沈子國遺址,遺存有“沈子墓”,當地群眾習稱“老丘堆”。《古沈風貌》(安徽人民出書社2021年版)紀錄:公元前1063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受封于沈,成立沈子國,身后一說葬于西周鎬京,一說埋葬于此。但他生前并未到封地赴任,因當時周公旦輔佐年幼的成王,發現聃季載品行正直,甚有計算,于是就任命他為周朝的司空,主管農業及水利等??脊艑W家以為,所謂“沈子墓”,是新石器期間原始社會的一個村子。曾在此出土石斧、石錛、石箭頭、石刀、陶方鼎、陶紡輪、骨刀、骨針、骨箭頭、骨魚叉等。202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對象,后被國務院確定為“新石器期間的文化遺址”,而列為重點保護單位。
在“沈子墓”旁,有一株近1400年樹齡、植于唐代的古銀杏樹,據考證,系沈氏后人為紀念祖先所栽植。其樹高30多米,胸圍645厘米,地圍1050厘米,冠幅22.5米。整個樹9棱18丫,72個枝杈,古姿龍鐘,挺秀蒼勁,虬枝參天。這是《阜陽市古樹名錄》紀錄的樹齡較高、胸圍較粗的罕有千年古樹?!栋不帐」艠涿尽芬粫嘧骷o錄。2021年7月,該株古樹被省綠化委確以為國家一級古樹并公布保護。
古銀杏頑強的生命力
這株唐代古銀杏樹,在勁挺、滄桑的樹干上銘刻著一段段悠悠往事。相傳,明末農民起義軍首腦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時路經此處駐扎,一戰士病危,隨軍醫生就地取藥,從古銀杏樹上摘了十幾個果實熬制湯藥,士兵得以治愈。李自成的義軍紀律嚴正,所到之地秋毫無犯,遂派人查找銀杏樹的主人未果,即抽出寶刀在樹身上刻下“闖王”二字,以示歉意。聽說,前些年樹身上的刻字、樹下裸露樹根上李自成坐騎留下的蹄印仍隱約可見。在漫長的千年歲月里,銀杏樹曾受到過多次雷擊和火災。2021年8月15日破曉,古銀杏樹從干內起火,濃煙滔滔,火苗上竄,村民奮力撲救,但無濟于事,大火三日后自行熄滅。后歷經數十年的全心養護,燒傷部門逐漸愈合。銀杏樹生性耐干旱但不耐積水。而2021年夏臨泉縣發洪水,古銀杏樹在水中浸泡數日,人們郁悶它的安然,效果平安無事,讓人無不贊嘆古銀杏樹頑強的生命力。
子孫滿堂的溫馨
由于受天時和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古銀杏樹前些年顯露了樹勢虛弱的跡象,樹冠南部出現枯死,樹干部門出現不同程度的縱裂。為保護古樹,不讓古樹的生命在這一代人手中消逝,臨泉縣政府約請林業專家為古樹會診號脈,撥專款救治。在古樹周圍設立了防護欄,防止蹂躪樹根、焚香燒烤;直立了30米高的避雷鐵塔,防遭雷擊;用桐油涂刷樹干脫皮處,防止遇水腐爛;深翻古樹周圍土壤,用麥田中優質土壤為古樹培土。還采取民間“百子救母”的設施,在古樹周圍種上十余株小銀杏樹,為千年古樹運送養分,待小銀杏樹長大后,與古樹相連,直至相互生長成為一體,到達加強古樹生命力的目的。以上措施,體現了今人保護古樹的人文精神,或許會給子孫后裔留下“百子救母”呵護古樹的新典故。現在,這株古樹已枯木回春,恢復了生氣,古銀杏樹與圍繞身邊的小銀杏樹,組成了一幅子孫滿堂的溫馨畫面。
中國人文的生命紀念
銀杏,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大喬木,為中國所特有,牝牡異株,又名白果樹、公孫樹等。銀杏樹是我國四大(松、柏、槐、銀杏)長壽樹種之一,在民間又被譽為“公孫樹”,有“公公輩種樹孫子輩得食”之義。銀杏樹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較古老的裸子植物,僅孑遺一科一屬一種,是天下上神奇而珍貴的樹種之一,被視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長壽樹種中的“老壽星”。由于其秋葉金黃,西方贊美為“少女之發”。銀杏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F在,天下較古老的銀杏樹在山東日照市莒縣浮來山,樹齡已達3500余年,被譽為“銀杏之祖”。近代文學家郭沫若,盛贊銀杏是“東方的圣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千年古銀杏,是時空融會的不朽杰作,也是今人憂傷的機緣和福氣。若以25年為一代推算,這株高古的銀杏樹應是人們的56輩先祖了。走近身軀魁偉、綠冠如蓋的古銀杏樹,忍不住發生一種心靈震撼,背靠魁偉的古樹與其親密接觸,你的眼眶會情不自禁地濕潤,仰慕之感油然從心底涌起。
(作者系阜陽市古樹文物保護自愿者團隊賣力人、市審計局正縣級調研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