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最近三四個月,焦作市解放西路紅太陽家具城旁的星期天市場內出現了一個新興市場:不少農民聚集于此銷售在山上挖掘的老樹根,攤位有20多個。這些被銷售的樹根造型奇異,可用來制作根雕、盆景等工藝品或生活用品,引發不少市民的關注。也有不少市民對此心存憂慮:野生樹木、樹根被隨意挖了賣,勢必損壞我市山區的生態環境,如果按這樣的趨勢生長下去,結果不堪設想。
半小時內
一個攤位賣三四株
市解放西路紅太陽家具城旁的星期天市場,是群眾自覺形成的一個自由市場。最近幾個月,每到周六、周日,這里一個銷售樹根的新興市場就十分繁榮。
3月18日上午,記者看到,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20多個攤位,成了樹根銷售“一條街”。不少人圍在一起,或立足觀賞路邊擺放的樹根,或與攤主討價還價。險些每個攤主身邊都停著一輛車,每輛車上至少裝著幾十株樹根。
“這樹根埋下還能活,可以做成盆景。”一名攤主熱情地介紹。記者看到,不少樹根照樣濕的,應該是剛挖出來不久。除了大量未加工過的樹根外,另有部門樹根被做成花架、凳子出售。黃櫨是該市場上數目較多的樹種之一,一般被做成花架,許多攤位都有售。一種叫“鬼見愁”的木料往往是被鋸成段來賣,攤主介紹,這種木料非常適合鐫刻佛像,價格較貴。樹根有荊木、榆木、麻梨木等,造型都很特別。這些農民基本上都來自修武、泛愛、中站等縣區。
藝術創作
與保護生態成矛盾
農民上山挖樹根的背后是偉大的市場需求。購置樹根的人中,有的買來做成花架、凳子等日用品,有的是搞盆景、根雕藝術。
一名戴眼鏡的市民花100元買了一根大黃櫨根。受朋友影響,他學著做點根雕藝術品,只是自娛自樂。“搞根雕很賺錢,有人花幾十元錢買株樹根,經過鐫刻后,可以賣到數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這名市民說。一名賣樹根的農民說,他挖的樹根很大一部門賣給了搞根雕的人。
隨著人們生活程度和審美情趣的提高,近年來藝術品市場持續升溫。根雕、盆景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在利益的驅使下,部門農民專門上山采挖那些根系發達、花繁葉茂、彎曲有致的“奇樹”,許多形狀奇異的自然樹木被攔腰砍斷或連根挖走。
“藝術創作,不能以損壞環境為價值。”市盆景園園長胡湛說,他們盆景園的盆景多是培育幾十年才長成現在的樣子,他否決隨意上山挖掘老樹根。由于農民挖掘出的老樹根,想要做成盆景很不容易,許多人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多數樹根難以存活,成為“藝術”的犧牲品。他希望,加工、銷售根雕藝術品的單位和小我私人都來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制作根雕應以人工種植樹木為主,生長中、小型根雕。
河南理工大學環境資本學院教授李建林以為,毀樹挖根,對水土保持晦氣,有損于生態平衡。挖地三尺刨出樹根,留下一個個大坑,嚴重損壞地表形態,遇上山洪暴發,會造成比伐木更嚴重的水土流失。此外,能用做根雕的樹木大多產在石山地區,把樹連根刨掉,將使原本懦弱的石山生態雪上加霜。
亂挖濫掘
嚴重者將追究刑責
“在利益驅使下,如果農民紛紛上山尋找、采挖寶貴樹種,結果不堪設想,這種生長趨勢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市民陳先生最近也致電本報稱。陳先生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阻止在山中亂采挖樹根的行為;提高山區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自覺敬服生態環境。
記者在調查中,也有山區農民以為,山上有不少以前被砍掉的樹,厥后補栽了新樹,把哪里的樹根挖出來,然后再把挖的坑填好,不會對山林帶來多大影響。這些樹根埋在地下是朽木,被加工后就有了很高的觀賞價值,挖掘出來后農民受益,也讓根雕興趣者受益,不能一棒子打死。
市林業局森林資本管理科科長牛有玲說,我國《森林法》以及《森林法實施條例》劃定,阻止毀林拓荒、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太過修枝的毀林行為。非法采伐、損壞珍貴樹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確實需要挖掘,要先向林業部門遞交申請,經過批準后才可以舉行。
“農民上山挖樹根,這是一個新現象,以前沒有聽說過這方面的問題。”牛有玲表示,他們要對此睜開調查,采取相應措施加強管理。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