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野生牡丹今何在,鄂北荊山獨妖嬈。”曾被團結國糧農組織譽為“野生牡丹甲天下”的保康縣野生牡丹,現在已很難找到原生種,野生牡丹種質資本正面臨消逝的危險。
從事牡丹研究多年的保康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戴振倫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月,該縣橫沖、洪水、官山三大林場和13個州里共發現58處野生牡丹分布,保留面積2000多畝,牡丹品種有深紅、粉紅、純白、淺紫、淺黃、白紫斑、紅紫斑、黃紫斑、紅邊等22個約10萬余株,多生長在懸崖峭壁、林下灌叢及荒草之中。種屬包羅紫斑牡丹、卵葉牡丹、楊山牡丹、紅斑牡丹、保康牡丹5個野生牡丹種和林氏牡丹一個亞種,種類占到了天下的1/3以上。保康豐富的野生牡丹資本,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
鑒于保康是我國牡丹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2021年,中國牡丹芍藥協會會長王蓮英教授就建議研究開發保康牡丹,以資本換產業,尤其是保康紫斑牡丹要想設施催花,力爭春節開花,占領花卉市場。
但7年過去了,保康牡丹的人工種植不僅未生長起來,原生種群反而出現嚴重衰減態勢。襄樊萬基威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包政明憂慮地說,由于長期以來原始生計環境逐漸被損壞,保康野生牡丹在生態系統中處于劣勢職位,加之當地技術氣力十分有限和保護資金嚴重不足,保康野生牡丹資本的保護、開發、利用希望緩慢,加上不少人隨意挖取牡丹根制取丹皮,一些野生牡丹遭到嚴重損壞。
在保康后坪鎮詹家坡村,原有一株野生紫斑牡丹,高達2.55米,冠蓋直徑4.15米,樹齡已有百年之久,被譽為“中華牡丹王”。2021年,該牡丹曾開花218朵,單花直徑22厘米至25厘米,史上一次開花較多達408朵,令人嘆為觀止,但不幸于前年病死,現僅存干枯樹樁,令人扼腕。
今年5月16日,上海植物園科研中心博士王榮、王佳經過近一周的實地觀測,終于在保康縣海拔1700多米的橫沖找到了野生楊山牡丹的分布。戴振倫稱,這是現在保康唯一能看得到楊山牡丹野生原種的地方。“救救保康牡丹!”襄樊萬基威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包政明、襄樊生物化學研究所原所長蔡澤民聯名撰文疾呼。他們指出,牡丹系蟲媒花的異花授粉植物,自然授粉遺傳異質性高,自然某人工種子繁殖的牡丹后裔常出現雜交性狀,保康野生牡丹的5個原生種現在很難找到純種,久而久之,保康牡丹的種質資本將會逐漸滅絕。
現在,有關方面已睜開行動。保康縣林業局對五道峽、刺灘溝等4個市級自然保護區40萬畝野生牡丹分布區采取掛牌保護、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的設施,著力開展野生牡丹原始生態系統的恢復,以擴大野外種群數目。襄樊市林業局則設計在市林科所和襄樊火電廠萬基威現代農業科技樹模園成立保康野生牡丹產業研究中心和推廣中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