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葉片小巧,株型矮壯,生長緩慢,不易變形,這些優良特征使得黃楊義無反顧地成了雜木盆景的主流樹種之一。特別是在江浙一帶,久負盛名,不乏佳作。
黃楊(Buxus sinica),黃楊科黃楊屬植物,全天下共有30種,中國約有12種,這里向大家介紹其中幾種的形態習性和養護管理。因這幾種黃楊生長地域不同很大,有些細微特征我講得紛歧定很全面,很系統。
雀舌黃楊(圖1)民間俗稱“千年矮”,常綠小灌木,高通常不及1米,但在嶺南一帶,因雨水天氣的關系,也能長到2.5米高以上獨干(干徑50厘米以上)的喬木樹。雀舌黃楊分枝多而麋集,葉較狹長,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2~4厘米,革質,有光澤,花小,黃綠色,麋集短穗狀花序,頂部生一雌花,別的為雄花,蒴果卵圓形,7月成熟。性喜光,亦耐陰,喜歡溫暖濕潤天氣,常生于濕潤而腐殖質豐富的溪谷巖石間,耐寒性不強,淺根性,萌蘗力強,生長極其緩慢。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壓條和播種,兩廣地區近年來也發現了較大型的雀舌黃楊(主干直徑50厘米,高2.5米)盆景,因天氣適宜,生長良好。但在江浙晥及淮河流域,現在至少在展會上還沒見到主干直徑跨越15厘米的雀舌黃楊成型盆景,以是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用雀舌黃楊制作盆景,多數以中小型為主。
珍珠黃楊(圖2)黃楊中的珍品。它是實著實在的優美,但用它制作盆景,特別是中大型盆景,很難很難,它就像安徒生童話里的睡美人,只能在大自然中生長。這里我先把珍珠黃楊生長地的情況及生長習性介紹給大家,再說一下我栽種珍珠黃楊的故事。
珍珠黃楊是介于常綠灌木與小喬木之間的一栽植物,生長比一般黃楊還要緩慢。因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霧山中,終年濕度很大,樹干上都生有苔蘚,80~100年樹齡的樹,主干粗度也只有6~7厘米左右。如主干粗度跨越10厘米,樹齡都要到達200~300年或更長遠。
這里和大家說一下我栽種珍珠黃楊的小故事。2021年春節以后,經密友介紹,我到江西廬山觀測珍珠黃楊。在海拔約莫1000米的一個小山坳里,發現了一大片珍珠黃楊,約有100多株,與山上的其他雜木及野生山杜鵑雜生在一起。干徑粗的有20厘米,細的也達8~10厘米,高度也就1~2米左右,都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我欣喜欲狂,立刻請當地山民挖了大小38棵帶原生宿土的樁坯,用較快的速度(一天半時間)運到南京,馬上用“東北泥炭”拌和南京周圍產的山土(做過殺菌處理),栽植在特制的陶缸內,置于塑料大棚內養護。每天噴霧3~5次,栽植環節上應該是沒問題的。栽植后40天左右,所有的樁坯都陸續長出了新芽,但生長速度十分緩慢,入秋后所有樁坯都截至生長,長出的葉子也一點生氣都沒有。今后3年,為了使它們成活,我什么樣的方式都用盡,效果照樣陸續所有死亡,可能沒有找到能使其成活的下午技術。但也有一個事業出現,當初栽植珍珠黃楊時修剪下來的枝條,扦插后成活率在90%以上,而且每年都在興旺地生長。
這次栽植珍珠黃楊下山樁的失敗經驗,我劈頭得出了幾點體會:1.珍珠黃楊都生長在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山高氣壓大,霧氣濕度也大,一旦未經過渡,驀地脫離適宜生長的高山濕潤環境,脫離高山大氣壓原生態,就造成了珍珠黃楊自然生態的不平衡,導致所有樁坯緩慢地陸續死亡,這是一定的了局。這也就是為什么歷屆大型盆景展覽中,都不見中大型珍珠黃楊盆景身影的緣故原因。
多年來我也在不停地反思這件事,也許昔時不去挖那些珍珠黃楊,只采些小枝扦插反而更好。那樣生長了幾百年的它們,也許現在仍然會好好地在世……
福建黃楊(圖3)臺灣地區稱金柳,生長在閩西、閩南山區,臺灣山區也有大面積生長。葉片狹長,枝葉生長麋集,樹干隆起,有老鱗斑塊,生長速度較緩慢。臺灣有較大型的金柳盆景,聽說按嶺南盆景“畜枝截干”的方式把枝干養到一定粗度,也有一定的難度。福建黃楊的干枝老態較好,非常適合制作小型和微型盆景。如制作中大型盆景,在長江流域或中國北部地區就不適合,由于受天氣條件限制,生長狀態不會良好,而且養的時間越長,枝干就越容易老化,出現“縮條死片”現象。
福建黃楊的生態習性:1.性喜溫暖濕潤天氣,冬季怕凍,過冬溫度應保持在0℃以上;2.喜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3.土壤酸堿度(pH值)在4.5~6之間,鹽堿性過大的土壤不能作為栽植土壤;4.對肥料要求不高,用發酵成熟的農家肥或復合肥即可,薄肥勤施。
瓜子黃楊(圖4~5)又名豆瓣黃楊,原產于我國中部各省,現在北方均有栽植。瓜子黃楊是中國園林應用中有歷史意義的傳統樹種,為古代盆景“四君子”之一。作為園林景觀樹種,栽種年月可追溯到漢代。既可孤植、叢植或于路旁列植,又可粉飾假山石。它的適應性很好,對栽植地要求不高,可整日照,也能少陽光,對土壤酸堿度要求很低,pH值4~7的土壤都可以適應,不管是砂土、黏土、腐葉土,照樣輕度污染的土壤,都可栽植。在蘇州虎丘及江浙地區各臺甫園中,不乏樹齡800~1000年的古樹,是聞名的長壽樹種。
自宋代以來近千年間,瓜子黃楊照樣“揚派”、“蘇派”盆景的重要素材。一年四季除了較嚴寒的季節,都可以修剪、綁扎、換盆等,而且枝條非常柔軟、隨和,任你把它千回百轉,(揚派云片式),一旦定型后,決不會容易變形。瓜子黃楊的觀賞價值非常高,是雜木樹種中的長青樹。冬季不落葉,主干雖生長緩慢,但枝條在制作盆景時生長并不緩慢,這也是它作為盆景素材較優異的一點。瓜子黃楊的主干很難增粗,民間對其有一個俗語:“三年長一寸,打雷縮一點。”它木質堅實、細密而少結疤,皮色和木質顏色一樣,呈象牙黃色,是中國四大鐫刻專用木料之一,可用其鐫刻高等工藝品及各種佛像、念珠等。根枝葉還可藥用。
山黃楊(圖6)產于云南、貴州、湖南、江西等地,有些地方又稱“水黃楊”,是黃楊中生長比較快的一個種。外貌初看極似瓜子黃楊,險些可以魚目混珠。詳細識別方式是:1.瓜子黃楊的樹干顏色為“象牙黃色”,而山黃楊的樹干顏色是“灰白色”;2.瓜子黃楊的葉形似“南瓜籽”,葉頭為“圓形”,而山黃楊葉片頭部為“微尖形”;3.瓜子黃楊出枝慎密,葉片繁多,而山黃楊枝條稀松,葉片也希罕,以是從制作盆景的效果上看,山黃楊與瓜子黃楊基本不能同日而語。山黃楊脫離原生地,上盆后蒔養(特別是跨地區)難度很大,病蟲害也許多,經常會不明緣故原因地縮枝、死片、回條。
以上介紹的5種黃楊,本人都作為盆景素材栽植,我以為較適合制作盆景的就是瓜子黃楊。它有很豐盛的中國歷史積淀和文化傳承,只要專心蒔養,它能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后成為歷史文物。除了松柏、銀杏等,這種黃楊是又一個能傳世的盆景品種,有許多雜木盆景都無法到達的優良特質,可以稱之為“雜木王”(圖7)。
雀舌黃楊也很不錯,珍珠黃楊制作小型、微型盆景也很好,福建黃楊在長江流域一帶制作小型、微型盆景也可以,但在臺灣地區因天氣優勢,可以制作大型的金柳盆景。山黃楊因問題多多,建議較好不要看成盆景素材來使用。
黃楊盆景很好養,下面我把多年來栽植養護黃楊盆景的方式和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黃楊和其他雜木盆景一樣,每年有兩個生長期,兩個休眠期(嶺南等地區除外),修剪、綁扎、制作黃楊的較好時間是3~9月間。秋季后期修剪黃楊,因氣溫較高,會長出較多新芽,但有沒有足夠的時間生長充分,一旦遇到寒潮,很容易凍傷甚至凍死,影響過冬。黃楊開花效果會消耗大量營養,萬萬不要把它看成觀花觀果盆景瀏覽。長期掛花掛果的黃楊死亡幾率很高,以是應實時摘除花朵,制止效果,而使其樹體健康,富有生機。
黃楊的蟲害(圖8)重要是黃楊絹野螟,又名黃楊黑緣螟蛾,分布于長江流域、嶺南及中國北方部門地區,危害瓜子黃楊、雀舌黃楊、珍珠黃楊等。成蟲全身被白色鱗毛,體長2~3厘米,翅展4~5厘米,前胸、前翅基部、前緣、外繃及后翅外緣和腹部未端被黑褐色鱗毛,故稱“黑緣螟蛾”。只要幼蟲在葉片上咬上幾小口,被咬的整個枝條都市出現“黃化”現象。咬的面積過大時,整棵黃楊盆景都可能死掉。2021年夏天,我因在外地出差,黃楊盆景被黑緣螟蛾損害,沒有實時打藥,造成兩株制品瓜子黃楊盆景死亡,一株“半身不遂”,成為廢品。
防治方式:1.成蟲產卵期,每隔2~3天檢查和摘除卵塊1次,在早晨或傍晚太陽斜射時檢查,較易發現。利用幼蟲取食期間的巢居習性及蛹于蟲巢中越冬的特點,可將搜摘的蟲卵及蛹實時銷毀;2.幼蟲危害期噴布50%的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50%硫磷乳劑1000倍液,要用噴霧器全株噴霧,背陰面和主干死角都要噴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7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