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月里嫦娥播的種,山中仙女育的秧……”作為咸寧市的市歌,這首《江南桂花香》唱出了咸寧人對桂花的鐘情。咸寧人愛桂花,也愛種桂花。記者走進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蹲點調研,聽當地人講他們的“桂花經”。
好行情激起桂花扦插熱
7月尾,烈日似火,咸安區桂花鎮柏墩村49歲村民李亞釗忙著扦插。“五月、六月扦插較好,但今年家家戶戶都插,枝條不好弄。”李亞釗說。7月22日,記者來到李亞釗家時,她恰巧從江夏進到一批枝條,枝條一到,全家人上陣,趕快將剩下的三壟地所有栽滿。
今年年后,桂花苗行情特別好,一年生的苗每株能賣0.5元,兩年生的賣1.5元。好行情讓桂花鎮有些農戶賺了大錢,其他村民也躍躍欲試。
在柏墩村,像李亞釗家這樣首次投身扦插的農戶不在少數。桂花鎮今年扦插量也創下歷史紀錄,數目以億計,險些可給每其中國家庭一株。
扦插數目的大幅增進,讓桂花鎮的農戶們發生了一個配合的擔憂:量大了,價格會跌么,扦插的苗賣得掉么?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了桂花鎮鎮長李子牛。他介紹,為了應對市場壓力,桂花鎮開拓了網絡銷售平臺,提前搶占銷售市場,為苗木尋找買家。李亞釗的二兒子、23歲的何宇鵬說,“同硯在網上開了賣苗的網店,我和他打了號召,優先銷售我的。”小伙子也在未雨綢繆。
苗木產業“香氣”漸濃
桂花鎮是咸寧市的桂花主產區。現在,天下有樹齡百年以上古桂花樹2200株,而桂花鎮就有近2000株。在鎮上,還存活有一棵栽種于明洪武十八年的桂花樹,至今已有620多年歷史。
桂花鎮的桂花歷史悠久,但桂花作為農民致富的一種產業,卻是近幾年的事。
38歲的王永帥既是桂花鎮的一名村干部,同時也做了11年的桂花交易。“上世紀90年月,當時的桂花樹簡直就是‘柴火價’。”他回憶。
2021年,剛投身桂花苗木交易時,王永帥也沒少虧損。他曾扦插過60萬株苗,但價格著實低,他懶得打理,3年后,苗死了泰半,賣掉的苗也總共才換回兩三千元。
轉機在2021年到來。那一年,王永帥還剩下約2萬株桂花苗,一口吻賣了4萬元,特別是大樹的價格,翻了幾個跟頭。“從那以后每年賺十幾萬沒問題。”王永帥說。
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桂花苗價格的上漲,以前零打碎敲的桂花苗銷售漸成桂花鎮的產業,許多農戶們也從中嘗到了大甜頭。“扦插大戶買上了車,有的甚至不只一臺。”柏墩村村支書顧明星介紹,“村里修兩座橋,花了100多萬,半數都是農戶們捐的錢。”
咸安區林業局副局長馮祥成曾到柏墩村做過調研,看看桂花到底給農戶帶來了怎樣的收益,他的結論是,每戶人家從中賺錢2萬元左右。
2021年,咸安區桂花苗木銷售收入跨越1.2億元。
做成大產業還需時日
現在,咸安有7家桂花加工企業,年加工產值6000多萬元。
咸寧很早就實驗對桂花舉行精細深加工。2021年,桂花鎮曾經有葛寧自然團結香料廠這家企業生產桂花精油,6年后,廠子關了門。
66歲的柏墩村老支書何立進曾于2021年至2021年任該廠廠長。他介紹,這家廠是多個單位投資配合興建,重要是將鮮桂花轉化成桂花精油,一噸鮮桂花可產1.2公斤的精油,當時廠子年產桂花精油50公斤,精油的出廠價格約每公斤1.4萬元,所有用于出口。“一公斤精油相當于我10年的人為”,當廠長時,何立進的人為全廠較高,每月有120元錢。“出油率不高,厥后花價上漲,幾個單位之間又扯皮,廠子就關了。”
20多年過去,現在國際市場的陰晴也成為影響咸寧桂花生長的新因素。2021年,咸寧市天源生物科技公司開始對桂花舉行精加工,生產桂花浸膏、精油,出口外洋。由于歐債危機,國際訂單沒了。公司負責人殷祚平介紹,以后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須做大做強。“科研跟不上,新產品開發也就成困難。”45歲的劉忠在咸寧開了家頗具規模的食物加工廠生產桂花餡料,他想尋找新技術更換傳統鮮桂花腌漬方式,可跑了幾所高校,始終沒有找到適合他們廠的技術。“桂花產業還處于生長的‘少年期’,要想成為‘青壯年’,還要時間。”馮祥成表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7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