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山東消息盛夏時節,綠樹如茵,枝葉婆娑。筆者還未行至菏澤市牡丹區馬嶺崗鎮王道溝行政村,便見道路兩旁的田間都密密麻麻的栽植著綠化苗木,海棠苗長勢茁壯,紫葉李紫紅如霞,龍桑苗彎曲別致,四處郁郁蔥蔥,綠意盎然。
王道溝村的朱金鋒是菏澤科源苗木栽植專業互助社社長,他告訴筆者說,上世紀八十年月,該村就開始搞蘋果、黃桃等果樹的育苗,九十年月果木行情轉低,他們開始轉向綠化苗木的培育栽植。“現在全村95%以上的農田栽植的是綠化苗木,一些栽植大戶還在周邊鄉村流轉土地栽植苗木。”朱金鋒說。
“我們這兒光海棠苗就有17個品種,8000余畝,畝收入7000元左右,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海棠苗木之鄉。”王道溝村村委會主任侯文江說,“我們村里在周邊州里通過土地流轉栽植苗木的就有5000多畝,累計栽植綠化苗木、果樹苗木等百余個品種,是遠近聞名的苗木專業村。”
據朱金鋒介紹,海棠苗木重要銷往寧夏、甘肅、安徽、天津等10幾個省市。“行情好的時候,我種的1畝海棠苗就賣了8萬元。”朱金峰說,到每年的苗木銷售旺季,來自天下各地的苗木經銷商就會云集在王道溝村收購,運輸苗木的車輛在道路上排起了長龍,每年組織收購苗木的經紀人都在100人以上。
王道溝村還栽植著龍桑苗,因其枝條彎曲如游龍而得名。“我們村在七八十年月就栽植桑樹,重要是用桑葉養蠶,在當時發現了這種彎彎曲曲的龍桑,就開始人工嫁接,一開始不知道有什么用,厥后被天津一家公司看中,大量收購制作工藝品。”侯文江說,現在,馬嶺崗鎮已生長龍桑栽植基地4000余畝,成為國內較大的龍桑枝條生產基地,年均出口龍桑枝條300萬根以上,龍桑制品遠銷瑞典、意大利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帶悅耳均增收2萬元以上。
經過30多年的生長,王道溝村的苗木栽植已出現出品種多、規格全、面積大、銷路廣的特點,形成了集苗木培育、加工銷售、技術服務等綜合性的互助經營模式。村民成立的科源苗木栽植專業互助社和保美苗木栽植專業互助社,經常帶領村民加入天下各地的苗木交易會,不停拓展市場,擴大銷路。而且,互助社還根據客戶需求,生長“訂單栽植”,執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施肥等管理模式,提高了苗木的市場競爭力。
“現在,我們正積極設計網上賣樹苗,生長電商產業也是農產品銷售的渠道之一。”侯文江表示,該村今年將涉足電商產業,在網上成立綠化苗木銷售平臺,并不停擴大栽植基地,把苗木產業做強做大,幫助群眾發家致富。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7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