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成立研發基地推動品種創新
任城區苗木繁育以北方落葉大喬木為主,重要樹種為法桐、白蠟、國槐、欒樹、柳樹等,其中法桐育苗面積占全區苗木面積的70%,已形成了以法桐為代表樹種的北方落葉大喬木特色種苗基地。
隨著社會對管理環境污染的重視,許多一二線城市綠化中,不愿再選用會發生飛絮的法桐作為行道樹。為解決這一問題,2021年,李營苗木協會與華中農業大學互助成立了國內首家法桐新品種研發機構——李營法桐研究院。重要目的是根據近幾年法桐有球有毛污染環境問題,從遺傳改良、品種選育的角度,研發無球無毛或少球少毛優良品種,以逐漸更換原有品種,徹底解決原有品種有球有毛污染環境問題。
李營法桐研究院相繼開展了法桐實生選種、倍性育種和分子育種研究,培育無球(無果或少果)無毛(不育)法桐新品種。同時,對培育的法桐優良品系舉行地區試驗,開展相關品種審定,進一步提升新品種在種苗產業中的孝順率。現在選育有法桐無性系號16個,其中“華農l號”和“華佳龍游”2個品種顯示出良好的優良性狀。
據李營苗木協會會長李衛東介紹,“華農1號”法桐得到湖北省林木良種審定,從嫁接4年的大樹看,主干顯著,性狀穩定,無球無毛,生長迅速。“華佳龍游”法桐已提出了新品種保護,該品種葉形奇持,形如五角楓葉子,葉大,生長快,無球無毛,有怪異的觀賞價值,應用前景廣漠。
現在,李營法桐研究院有新品種苗木基地200余畝,嫁接大樹近萬株,成立組培室500平方米,組培苗100余萬株,在山西、江蘇、山東建地區試驗點5處。
對于新品種的推廣,李衛東表示,今后在新品種的繁育推廣上重要采取定點繁育,條約定購,有序推廣的方式,防止亂引亂繁,阻止品種混雜。同時,還將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的互助,成立長期共贏的互助關系,不停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品種,盡快實現法桐品種的更新換代。
制訂標準規范市場
協會聯手高校院所,舉行品種改良只是推進濟寧法桐產業生長的其中一環,除此之外,還需要生產環節的從業者參與進來,與協會和地區園林綠化部門配合,配合推動。
李衛東表示,在苗木產業不停顛簸的大背景下,近兩年法桐栽植者的看法漸趨理性,市場鐫汰了一批通過跟風栽植參與進來的社會資本。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傳統有球有毛的法桐品種價格相比前幾年產業低谷時有所緩和,價格逐漸上揚并趨于平穩。現在,15厘米的法桐苗子可賣到700-800元,樹形好的苗子可賣到1000元。
“我展望,隨著苗木栽植者思想的提高,法桐的行情會逐漸向好。”李衛東說。
對于當前部門一二線城市不愿再使用法桐作為行道樹,李衛東表示,今年,協會組織到歐洲舉行觀測,效果顯示,當前還沒有任何一個樹種可以取代法桐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他以新疆阿拉爾市3年成立森林城市為例,在阿拉爾市初建新城時,城市綠化使用的苗木95%都是法桐,從建城到成立森林城市僅用了3年時間,足以證實法桐在城市建設中是一個非常好的樹種,綠化效果立竿見影。“我們現在還與新疆建設兵團簽了互助協議,在新疆打造法桐之路。”李衛東說。
同時,在過去幾年時間,李營苗木協會還完成了20個樹種的質量品級標準制訂,以制度進一步規范市場。李衛東以為,以前的標準都是通過國家質監局來制訂,現在農產品的標準制訂均由行業協會來做。以后可以由省協會舉行牽頭,先把地方標準上升為省級標準,逐漸增添影響力,較后推廣至天下。
利用大數據實現動態庫存更新
任城區還充分行展區內涉林企業自身創新需求和資本優勢,大力推動與工信部軟件和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濟寧分中心互助,依托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北斗產業化應用(濟寧)平臺的優勢資本,做大數據分解,讓栽植者了解每一個品種的庫存量和需求量,統計國內市場。
“我們采取會員制方式,成立省級會員和市級會員,從天下各大苗木展做起,各地會員統計各自數據,最終上傳大數據,舉行實時更新,了解天下庫存情況。現在,這個項目才開始做,工作量雖然很大,但對于推動苗木產業生長百分之百有幫助。”李衛東說。
李衛東表示,現在都在提大數據,但農業的大數據分解卻沒有人來做。它特別需要有想法且體貼這個產業的人配合發力,來做這件事。有了大數據分解,就能對成本和價格舉行控制。
同時,他們還依托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種苗”“互聯網+花卉”等信息技術成立苗木花卉O2O電商平臺,為花木交易提供利便快捷的服務,以科技助力產業生長。現在,平臺建設已完成,即將投入使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8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