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團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在昆明公布《云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名錄》收錄云南省境內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紫茉莉、雞冠花、馬纓丹等常見觀賞花卉榜上聞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在公布會上說,該《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也是現在云南省較正確、較系統、較權威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名錄》的公布為今后開展外來入侵物種宣傳和教育、監測及預警、研究與防治等相關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對加強云南省生物平安管理和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嶸研究員重要負責該《名錄》植物部門的編寫和統稿。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名錄》共紀錄云南省境內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其中在321種及4變種的外來入侵植物中,除了紫莖澤蘭、飛機草、微甘菊、腫柄菊、鳳眼藍(水葫蘆)等Ⅰ級惡性入侵植物和仙人掌、巴西怕羞草等Ⅱ級嚴重入侵植物及波斯菊、紫茉莉、西番蓮、苦苣菜、萬壽菊等Ⅳ級一般入侵植物外,合歡草、鳳仙花、藍桉等屬Ⅴ級有待觀測類外來入侵植物。入列外來入侵植物中的常見的觀賞花卉則包羅紫茉莉、雞冠花、怕羞草、望江南、牽牛、馬纓丹、加拿大一枝黃花、萬壽菊、腫柄菊、龍舌蘭、花朱頂紅、蔥蓮、韭蓮、鳳眼藍、紅花酢漿草等。
李嶸研究員告訴記者,《名錄》紀錄的外來入侵物種重要通過自然擴散、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三種途徑入侵。其中原產于熱帶美洲的馬纓丹又名五色梅,屬I級惡性入侵植物,是2021年作為觀賞花卉引入,因生命力極強而泛濫成災,最終成為入侵物種的典型例子。現在,五色梅在中國臺灣、福建、廣東、海南、香港、廣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擴散蔓延,成為侵略牧場、林場、茶園等的惡性競爭者,其全株或殘體可發生強烈的化感物質,對其它植物發生一定的生長抑制作用,損壞森林資本和生態環境,降低被入侵地區的物種多樣性。
記者在昆明宜良縣在采訪中,僅統計了9戶花農的高度20―30厘米五色梅在地存量就近70萬袋。該縣小木興村一位苗農說,當地冬季扦插的五色梅不僅成活率高,而且生長快,一年可長1米左右。他說:“去年每袋0.4―0.45元,賣了近4萬袋,今年的價格雖然降到0.35左右,但銷量不錯,到現在已賣出了9萬袋左右,下周客戶再拉走2萬袋,就只剩下2萬袋左右了。”
記者注重到,仙人掌雖然被列為Ⅱ級嚴重入侵植物,但李嶸研究員明確表示,仙人掌與現在盛行的多肉植物完全不是一回事,多肉植物是種植觀賞植物,不是入侵植物。
李嶸研究員以為,雖然一些觀賞花卉被列為外來入侵物種,但只要嚴格監管,不讓種子、花粉四處散播,不引起泛濫成災,限制或阻止生產也沒需要。但如果監管晦氣,會引起生態和經濟的損失,那就應該限制或阻止生產。
孫航表示,如果市民發現有疑似的外來入侵物種,應向當地的林業、農業、生態環境等部門報告,由相關部門組織現場勘探、采取相應防控措施。
外來入侵植物腫柄菊(牛洋攝)
宜良縣花農栽植的馬纓丹(五色梅)
宜良縣花農栽植的紅花酢漿草
外來入侵植物鳳眼藍(李嶸攝)
外來入侵植物紫茉莉(李嶸攝)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8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