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南京地鐵二號線需“遷居”的法桐都移栽到一個苗圃內舉行養護。
他們優化地鐵方案,遷徙樹木從1060棵降到190棵
建議鄭州地鐵可以合并站點,新站改在沒有大樹的百盛門前
南京2021年動工修建地鐵一號線,并于2021年5月15日投入運行,2021年又開始修建地鐵二號線,2021年投入使用。作為已經修建了兩條地鐵,而且滿街都是法桐的南京,在修建地鐵時采取的保護法桐措施,對鄭州來說,無疑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針對鄭州現真相形,南京有關部門還提供了一些建議。
南京市民
粘稠的法桐情結
南京市民和鄭州市民一樣,有著粘稠的法桐情結,而且愈甚于鄭州市民。
今年66歲的王耀東是名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還做過綠化工人,對南京的法桐有著深厚的情緒。他說,早在上世紀20年月時,南京曾大量栽種法桐,在上世紀末,南京被稱為天下綠化最好的城市,就是靠了這些經驗了近80年風雨的“綠色衛士”。
提及南京人為什么喜歡法桐,南京市民湯俊馳一下子列出來4層次由。第一,法桐是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的重要見證;第二,南京三面環山,似乎一個小盆地,形成了火爐天氣,因此南京的行道樹必須考慮到夏天避暑遮陽的成果,法桐葉大冠茂,生長快,最適合南京夏天天氣;第三,法桐好養活,也不嬌氣,非常像南京這座城市的精神;第四,法桐,特別是那些早年栽植的法桐要比現在這座城市的許多住民歲數都大,大多數南京人都是伴著它的身影生長起來的,特別有情緒!
修建地鐵
砍掉500多棵法桐
在南京,最令老人們眷念的街道是中山路,中山路是南京的主干道,也曾經是法桐最多的一條道路。
回憶起原來的中山路,湯俊馳一下子激動起來。他說,中山路上原來遮天蔽日的法桐就像一條綠色長廊,在天下馳名,這里法桐一共6排,其中心隔著一條快車道和兩條慢車道。上世紀60年月,早年栽植的法桐已長成參天大樹,炎天,在樹木最興隆的季節里,中山路的慢車道上別說是陽光,一般的雨也落不到地面上來。但現在這條路上綠色長廊逐漸削減,成為南京市民心中的痛。
王耀東說,由于道路的擴建,6排法桐,在上世紀末曾被砍去兩排,2021年南京地鐵一號線開始修建,為給地鐵騰地方,一下子砍掉了500多棵法桐,雖然2021年在這一地區舉行了補種,但這條讓南京人引以為豪的綠色長廊很難恢回復來的絢爛。
“現在再到新街口一帶,顯著感受到空氣沒有那么新鮮了,炎天的氣溫也比原來高出許多。”王耀東說。
為法桐讓路三站點調整設計
有了修建南京地鐵一號線砍樹的凄慘教訓,無論是南京市民,照樣政府部門,對保護法桐都重視了許多。
南京地鐵二號線開工之前,南京市園林部門就參與其中,不停優化方案。南京市園林局總工程師陳雷說,從漢中門到中山門,地鐵二號線沿線共有4000棵行道樹,如果根據最初的工程設計,需要遷徙的樹木到達1060棵,為保住更多的樹木,園林部門與建設部門經過長達一年的相同,在能不移就不移的原則下,方案不停優化,最后被遷徙的樹木僅有190棵。為少移樹,地鐵建設增添成本達4000萬元。遷徙走的樹木都被安置到了各區綠化所的苗圃中。地鐵施工結束,漢中路至中山東路上的法桐,仍要保證5米一棵,數目不能少。
陳雷說,為了保住更多的法桐,南京地鐵二號線的上海路站、大行宮站和逸仙橋站3個站點還舉行了重新設計。
原設計中的上海路站南面,有多棵幾十年樹齡的法桐行道樹,現在的方案往西南移了一點,需要遷徙的行道樹樹齡小了許多。
大行宮站把地下站臺的中心調整到了整個馬路中心,雙方行道樹因此得以保留。
逸仙橋站原方案站點設置在七一四廠(即熊貓電子廠)周圍,后考慮到這段路路邊上的行道樹全是年歲已高的“古樹”,以是重新制訂方案,把站點改到了西華門廣場邊上,哪里周邊的行道樹樹齡小,這樣處理后,文物級古樹就碰不到了。
南京建言鄭州如何移好法桐
“鄭州修地鐵的工作,我們這幾天比較關注,看你們鄭州人討論得很猛烈,我似乎又回到了2021年南京剛修地鐵二號線時的情景。”還沒等記者啟齒,南京市園林局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就開了腔,“我看網上說,建設單元怕改設計延遲工期,實在我以為這種為保住綠蔭改設計很值。如果把樹毀了,要幾十年才能長成這個樣子,市民也就少了幾十年的綠蔭,樹木也要少釋放許多氧氣。”
陳雷說,炎天這個季節是不適合移植樹木的,最佳的移植時間是在5月前和10月后的春秋季節,在炎天移植很難成活。而且胸徑大的樹木如果移來移去,就會大傷元氣,以是對于大樹來說,遷徙走后,就不適宜再遷回來,而應找一些樹齡小一點的頂替上崗。
陳雷還稱,在地鐵修建歷程中,最好把管線設置到快車道上,這樣管線會和樹木之間少些滋擾,而且還要預留出來樹木回遷或補種的位置,以防回遷或補種時再挖開人行道,費時艱辛。
南京地鐵公司工作人員張勇稱,“地鐵不是公交車,站點與站點之間的距離沒需要太近,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鐵站點與站點之間的距離大多在1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臨近3公里,而南京已經運行的地鐵一號線站站間的距離也均在1公里左右。我去過鄭州兩次,感受二七廣場站和體育館站距離有點近,只有六七百米的樣子。建議把二七廣場站和體育館站合并,站點設在兩者之間沒有大樹的百盛百貨門前。”
移栽法桐
鄭州早有樂成類型
“早在2021年炎天鄭州就有了樂成移栽法桐的先例。”鄭州市園林局一工作人員說,當時對中原路百花路口以西路段拓寬刷新,金水路也在舉行綜合整治。在此之前,擴路都是把樹一砍了之,那次采取了把中原路的法桐所有移植到了紫荊山周圍的金水路上(如圖)。
省會一家媒體的記者參與過那次移栽法桐的報道,他說:“雖然是首次移栽,但效果還不錯,據厥后園林部門的統計,成活率到達87%。” 爾后,綠城廣場、文博廣場等處比較大的法桐基本上都是移栽過來的。
回移動網友倡議拯救鄭州人民路83棵老法桐 林業局回應
鄭州市園林局表示正優化方案:“絕不伐一棵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8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