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社區里唱歌、舞蹈的隊伍很常見,不外愛搗鼓花卉的人們想聚在一起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記者昨天在鼓樓區仙霞路社區采訪時得知,這個社區就有一個花卉興趣者協會,喜歡花卉的住民這下可找到“知音”了。
老人養花成名人
仙霞路社區花卉興趣者協會2021年3月成立,提及協會成立的緣由,還得從一位“草根名人”提及,她就是社區住民——馬有焯。馬有焯是一位老人,本沒有多臺甫氣,卻由于種花這項技術,有了不少“粉絲”。在劍閣路的一個路口,記者見到了馬有焯的花攤,綠色的植物,嬌艷的小花,在春天的陽光下更顯得生氣勃勃。由于生活,馬有焯十幾年前擺弄起了花卉,“實戰”前她每天都到花市摸行情,虛心地跟花市里的師傅請教,南京每個花卉市場都留下了她的身影。“現在隨便你到哪個花市,一提馬有焯,花市里的人沒有不熟悉的。”提及婆婆養花種草的這點事,媳婦的語氣里充滿了自豪。
“花仙子”走入住民家
實在除了馬有焯這個養花名人,仙霞路社區另有許多花卉興趣者,社區主任湯海泉告訴記者,原先這些人都只在自己家“自娛自樂”,現在通過花卉興趣者協會,大家都找到了“知音”,別的地方有“斗蛐蛐”,仙霞路社區每到春天就“斗花”。花卉興趣者把自己的自滿之作帶給眾人瀏覽,如果種的多還給其他興趣者“分享”。為了讓更多住民能享受花卉的興趣,有的會員還把自家種的花卉送給其他住民,這不,前段時間花卉協會還向22戶社區家庭贈予了花卉盆景,“花仙子”走入了更多住民家。
分享“竅門”收獲多
花花卉草看起來討喜,不外想要種好也不是件容易事。協會的李恒玉一直喜歡養花種草,但以往沒什么經驗,于是就夏天種點太陽花,秋天栽點菊花,“都是懶人花,容易養活。”自從社區成立了花卉興趣者協會,李恒玉也開始敢把精細的花卉捧回家了。
“原先我的蘭花一直養不好,厥后請教了協會的能手才知道,蘭花不能每天澆水,但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開花的時候也有特別的養護訣竅,“用啤酒摻點水倒入土壤,不僅可延伸花期,而且葉子看起來也綠油油的。”李恒玉提及來頭頭是道,“如果不是協會里的人特別教授,以前哪知道這些竅門啊。”
協會的會長任素琴也一直喜歡養花種草,“沒有協會的時候只能算‘自命不凡’吧。”任素琴笑著說,現在馬有焯的花攤就是協會的“據點”,沒事的時候大伙都愛到花攤前坐坐、談談,大家一起交流養花心得。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