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北京“7?21”特大自然災難教訓深刻,除了道路、橋梁的平安外,如何讓修建物的防水工作做得更好,再成各界熱議話題。本刊為此訪問了中國修建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
《修建部品》:今年入夏以來,一些城市由暴雨引發的自然災難增多,修建物的防水問題再度升溫。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朱冬青:北京“7·21”特大自然災難發生后,雖然衡宇滲漏等問題沒有“鋪天蓋地”出現,但網上對這方面的缺陷照樣有埋怨的。只是近一階段,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人身平安和衡宇的質量上。我估量,過些日子,衡宇滲漏問題照樣會逐步反映上來的。至于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我始終堅持我的看法,就是修建防水關乎國民民生,萬萬不能紕漏。
好比現在許多住民在暴雨過后,往往相互問候一句:“你哪里的屋子沒漏水吧”?就這一句,讓從事修建防水行業的我們,心中“沉甸甸”的。防水不僅僅是一門保護修建結構的專業,更是事關修建平安和質量的百年大計。上面我們只是說了修建防水,一旦立交橋或基礎設施的滲漏沒被發現,久而久之,其危害更大。
《修建部品》:防水問題已經在業界老生常談了,事實是什么導致了修建的滲漏?癥結在哪里?
朱冬青:我小我私人以為,修建滲漏只是一種表象,從深層次看另有如下緣故原因:一是防水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產量是需求的五倍,許多企業要生計,就犧牲質量、犧牲誠信。二是無論是開發商、總包企業,照樣終端用戶,都不太重視防水的重要性,太過強調低價便宜,往往要“體面”不要“里子”。三是行業集中度低、市場占有率低,就算東方雨虹這樣的防水龍頭企業,其市場占有率也僅有2.5%。現在把前50位的防水企業加在一起,占行業的產量也只有17%,銷售收入也只有20%。面臨云云低的市場占有率,要去貫徹國家政策、產業政策,顯然比較困難。
《修建部品》: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朱冬青: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對防水行業提出了整治要求。今年,國家質檢總局把防水材料列為十項重點清算的材料之一,從質監方面加強了抽查力度。工信部行動更多,一方面,對防水行業提出了準入制度,嚴控新增產能,優化存量產能,激勵重組并購;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刷新和轉型升級提高行業生長質量。在我印象里,這么多年來,防水行業照樣第一次受到有關部門云云之高的重視,說明我們的產業整合已經到了等不起的境界。固然,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互助也很重要。好比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與防水品牌企業結成戰略同盟,通過公然的市場招標,提高采購的集中度和透明度,讓“隱藏工程”加倍陽光。這些行動,也能阻止低價競爭和惡性競爭,形成良性循環。
《修建部品》:怎么才能在市場上找到一家讓人放心的防水企業?
朱冬青:首先要判斷資質,防水行業較高的資質是二級。如果品級再高,就是在二級資質里增項,好比增保溫、增防腐、增裝飾等,增得越多,證實這個公司實力越強、技術越先進。其次是看施工人員的評價指標系統是不是完善。現在持證上崗形同虛設,可能一位施工人員頭一天還在插秧,第二天就上崗了。有些員工就連SBS都不知道,這不是天大的笑話是什么?以是,防水行業一定要成立自己的職業資格評價系統。這個系統有低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個門檻,包羅一位操作工有什么樣的學歷,有多少培訓課時,有多少施工操作實踐。只有將這些指標系統與項目或工程掛鉤,才能讓防水企業的一線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好比你是二級資質,就去做與之相當的承包工程,反過來,防水企業如果具備了高品級的資質,就會逐步讓社會放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