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4月11日,綠化部門開始對鄭州市區內的50多條道路上的行道樹,舉行今春的第二次噴藥。
綠化人員介紹,重點是對正在快速生長期的蚜蟲的幼蟲舉行滅殺。鄭州行道樹上蚜蟲較多的樹種當屬欒樹,以是,這次噴藥的重點,是以欒樹為主。
4月11日12時10分許,在桐柏南路與淮河路口南側,中原區市政局中原綠化所的技術人員駕駛專用噴藥灑水車,對路兩側的欒樹的樹冠,舉行藥物溶液噴灑。
此時樹葉剛舒展了一半。現場的中原綠化所監察科靳國強科長介紹,這是他們今春第二次對轄區50多條道路、30多個游園、十多條生態廊道舉行的第二次藥物噴灑,涉及樹種為合歡樹,黃揚球,紅葉李,欒樹等。他們噴的藥為低濃度無味兒的科技含量高的樂果溶液,對行人沒有危險。
“現在正是蚜蟲幼蟲生長期,蚜蟲繁殖極其快,雌蚜蟲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生出一群擁有相同遺傳因子的后裔,均勻繁殖周期是10天。而且這些后裔在孕育期時就已經是‘媽媽’了,也就是說胚胎里含有胚胎,因此,從理論上說,一只蚜蟲僅用一年時間就可以復制出10億只相同的后裔,以是要實時全面打藥才能控制蟲害。此時噴藥,對樹上的蚜蟲滅殺效果較好。”靳國強說,他們會將滅殺的重點,放在幾年來投訴較多的欒樹上。
噴藥重點是欒樹
“去年轄區行道樹病蟲害多的有兩種樹,一種是合歡樹,市區內的合歡樹大量死亡,緣故原因就是病蟲害。第二種樹就是欒樹。”靳國強說道。
靳國強介紹,欒樹又叫黃山欒,在鄭州的行道樹中非經常見,但它較大的缺點就是“滴油”,即每年春末夏初,樹葉上都市向下滴玄色液體。
實在,這不是油,而是欒樹上的害蟲——蚜蟲惹的禍。這淌下的所謂的“油”,實在是蚜蟲的排泄物。落到車上,不僅顏色污濁,還黏膩難洗,像樹膠一樣。落到路面上,黑壓壓一片,走上去還粘鞋。
“由于欒樹作為行道樹的比例在中原區比較高,蚜蟲危險較厲害的,就是文化宮路上的欒樹了。以是,這次將重點對文化宮路上的欒樹舉行噴灑。其他路段噴兩次,文化宮路的欒樹會多噴幾回,發現哪些樹上蚜蟲多,我們就去噴,今年要堅決把這一蟲害削減到較低程度。”靳國強說。
合歡樹今后不提倡再做市區行道樹,以保留現有的為主。高新區著名的合歡街,原本行道樹全是合歡樹,但由于大量死亡,現在只能用法桐取代。但是,欒樹還在加大栽植和保護。
為何堅持用欒樹做行道樹?
有市民問:“欒樹這么招蟲害,為何還用它做行道樹,而且它竟然還在鄭州五大行道樹之列?”
鄭州市園林局園林專家任志鋒介紹,欒樹是鄭州常見的行道樹,市區內大量道路都種的此樹。尤其是文化宮路、桐柏路等路段都由它們“守護”。
欒樹在鄭州路邊的“出鏡率”,僅次于法桐、國槐,和白蠟、大葉女貞基真相當。它雖名為黃山欒,實為鄉土樹種,適應性強;其次,它對粉塵污染和二氧化硫、臭氧等有害氣體有著較強的抗性,照樣良好的工業污染區配植樹,可作防護林、水土保持、荒山綠化樹種。
夏末,它的樹冠上會出現一束束黃色小花,淡淡的香氣襲人,此時蚜蟲已經消逝,也不再滴油。到了秋天,樹上結滿了果實。
此樹果實的特點是,“一株樹上,花期分批次開出,果實也會分批出現。仲秋之時,有成熟的深褐色的圓形如銅錢大小的第一批果實,也有淺紅色的第二批果實,另有淺綠色的第三批果實。較后,將盛開黃色小花,微風吹過,果實嘩嘩地響,像是搖錢的聲音。以是,鄭州不少市民說它是搖錢樹。”任志鋒說,正由于欒樹是鄭州城市路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是,這種行道樹要保留下來。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1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