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史?






月季被譽為“和平使者”,由于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現在在天下各地皆普遍種植。對月季較早舉行人工種植的國家是中國。早在公元前140~87年,漢武帝的宮廷園林中就有栽種薔薇RosaMultifloraThunb。
北宋時期,月季種植在洛陽、山東、兩淮、蘇州、揚州一帶廣為盛行,當時已經有人用自然授粉的種子選育新品種,而且把握了月季的扦插繁殖技術,利用這一技術保留和繁殖了一批當時的優良月季品種。
明清時期,月季的種植在民間比較普遍,此時期是花卉專著大量出現的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陳?B子的《花鏡》、王象晉的《群芳譜》、高濂的《草花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等著有關于月季的資料紀錄。
清末評花館主的《月季花譜》(柳園溪館藏)紀錄了堪稱極品的10種中國古老月季:‘藍天碧玉’(白色)、‘金甌泛黃’(黃色)、‘朝霞彩衣’(黃色)、‘虢國淡妝’(白色)、‘赤龍含珠’(紅色)、‘曉風殘月’(白色)、‘淡抹鵝黃’(黃色)、‘春水綠波’(白色)、‘六朝金粉’(黃色)、‘玉液芙蓉’(白色)、‘藍天碧玉’和‘銀紅牡丹’等極品月季在當時的月季育種中居天下領先職位,惋惜大部門現在已經失傳。且清朝以后,月季種植和育種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絢爛發生與外洋先進國家間較大差距。
歐洲早在公元前600多年就有關于薔薇的紀錄,然而自9世紀希臘的荷馬期間到公元1800年左右,歐洲用于種植和育種的薔薇屬植物重要是法國薔薇(R.gallica)、百葉薔薇(R.cenlofolia)和突厥薔薇(R.damascena),育種工作始終沒有重大突破。
英國在1800年的時候就有較大的薔薇苗圃,1815年開始用本國或歐洲產的薔薇類雜交,且大部門是法國薔薇。根據1827年出書的《英國園藝》紀錄,當時有1,059個薔薇類植物品種。英國人特別注重育種資本的網絡,除了歐洲,更從天下各國―特別是中國―搜集育種資本,這是英國在月季育種方面處于天下領先職位的重要緣故原因。
美國從1773年開始搜集薔薇類變種,1846年數錄至少有700個薔薇品種,1811年中國的月季花(RosachinensisJacq)引入美國,與南歐的麝香薔薇(R.moschata)雜交,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種月季。歐洲較早利用玫瑰舉行月季育種的是法國,1815年法國以中國的月季花與突厥薔薇雜交,育出了以后大量的波旁月季(bourbonRose)雜種群。法國市場上的月季品種從1860年的25個,到1870年猛增到6,000個。
值得一提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中國的月季花對天下月季育種所做出的偉大孝順。中國的月季花有一個非常難得的生物學特征就是能延續開花。在中國的月季花傳入西方之前,西方的月季育種只是以野薔薇(Rosamultiflora)和玫瑰(RosarugosaThunb)舉行雜交,一直沒有突破每月開花的難題。
1837年,法國首次育出了現代月季的重要品系―雜種長春月季(Hybridperpetualsroses),聽說是由波旁月季衍生出來的,這種月季雖然名為「長春」,現實上一年只開1~2次花。自從中國的月季花參與了雜交后,才能夠延續開花。18世紀初19世紀末,中國的‘月月紅’、‘月月粉’、‘中國彩暈’、‘中國淡香’(香水月季)這4個四季開花的中國月季珍品陸續傳入西方,聽說較先流入意大利,然后由英國傳至歐洲各國。經過西歐月季育種家頻頻與其原有的薔薇雜交,終于締造出了真正的現代月季。
1867年是月季育種史上具有劃期間意義的一年,法國格羅(Guillot)育出雜種香水月季(HybridTeaRoses)‘法蘭西’(‘LaFrance’)。這種月季花枝挺秀,四季開花,花朵碩大,花形優美,芬芳撲鼻,其親本是‘布潤薇夫人’(‘MmeBravy’,帶有中國香水月季的血統)和雜種長春月季‘勝利魏’(‘VictorVerdier’)。1888年美國培育出自己的第一個雜種香水月季品種‘烏通的禮物’(‘SouvenirofWootton’),2021年培育出的品種‘和平’(‘Peace’)是當時雜種香水月季的代表品種。
現代月季的育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中國選育的基礎階段,從北宋初期(960年)至清代中期(1760年)約莫800年時間;第二個階段是西歐雜交育種階段,從1789年中國的月季花大量流入西方開始,至今尚不足300年,但這短短的2021年,使月季育種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生長。
前述所提到的月季是指普遍意義上的月季,即薔薇屬的所有種和品種,包羅薔薇(RosamultifloraThunb)、玫瑰(RosarugosaThunb)、中國的月季花(RosachinensisJacq)以及所有現代月季;狹義的月季指的是現代月季,不包羅薔薇、玫瑰、月季花及其野生種,一般是指近2021年來培育的月季品種。
薔薇是薔薇屬的一個種,重要的兩個特點是枝條呈蔓性,且每年春季只開一次花,其花小而密,多為單瓣(新品種多為復瓣),花色較淡,聚傘花序,重要用于園林。玫瑰也是薔薇屬的一個種,有野生的,也有近年來培育的玫瑰品種,重要特點是枝條上有小而多的密刺,葉片外面葉脈深陷,葉片充滿皺紋,每年春季只開一次花,枝條直立,聚傘花序,花朵較薔薇大,比雜種香水月季小,花色以紅為主,花形扁平,花心低于周圍花瓣,香味濃郁,容易結實,重要用于提煉香精。
月季花則特指原產于中國的‘月月紅’、‘月月粉’等,也屬于薔薇屬的一個種,重要特點是能延續開花,它為現代月季的育種做出了偉大孝順,是現代月季育種的重要原始親本。月季花在歐洲一直被稱為「中國薔薇」(Chinarose)或「孟加拉薔薇」(Bengalrose)??傊F代月季繼續了中國月季花延續開花的特征、玫瑰的濃郁香氣、薔薇的多花和攀緣性。
由于現代月季的種類和品種極多,因此對現代月季的分類也比較龐大。綜合各家所長,從株型和花型方面臨現代月季舉行如下分類:
(1)雜種香水月季(HybridTeaRoses,簡稱HT)
又譯為雜種茶香月季,是現代月季的重要種類。屬于多年生灌木,花枝長而挺直,花瓣數多(30枚以上),花心高出周圍花瓣,花形優雅,色彩豐富,四季開花,芬芳,適于瓶插,這一類型包羅的許多切花種植。另有一類為大花月季或壯花月季(GrandifloraRoses簡稱Gr),與雜種香水月季臨近。筆者以為,為了阻止分類龐大,把大花月季歸入HT系列比較合適。
(2)聚花月季(FloribundaRoses,簡稱Fl)
又譯為豐花月季,由美國尼古拉(J.H.Nicholas)2021年命名,參與雜交的親本是雜種香水月季和原產于自中國的小花月季(R.chinensis‘Minima’)及野薔薇。特點是株高中等,花期不停,開花時形成大而麋集的花束狀傘房花序,花朵比較小,不具備雜種香水月季那種高聳的花心,花色較多,多用于園林,代表品種‘紅帽子’(‘RedHat’)。近年來從聚花月季中又選育出一個新類型,每株發生6個以上30mm左右的直立枝條,每枝上端有一朵花,高心,花型與雜種香水月季類似。余樹勛將其命名為「群生茶香月季」。
(3)微型月季(MiniatureRoses,簡稱Min)
其親原本源于中國的小花月季,也有人以為是中國月季花的變種或品種。特點是植株低矮(30cm以下),枝條細而密,花多而小,花形與雜種香水月季類似,花色豐富。重要用于盆栽。品種有‘紅嬰’(‘BabyCrimson’)、‘小古銅’(‘MargoKoster’)等。
(4)藤本月季(ClimbingRoses,簡稱Cl)
又稱藤蔓月季或攀緣月季,來自雜種香水月季和豐花月季的突變,或由薔薇及其品種與雜種香水月季雜交育成。特點是枝呈蔓性,具有攀緣性或匍匐性,四季開花,花小而繁密,聚傘花序。重要用于園林,品種有‘藤和平’(‘ClimbingPeace’)。
作者簡介:
宋軍陽,男,助理研究員。2021年結業于大陸西北農業大學園藝系。現在在陜西楊凌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研究偏向重要為野生花卉資本創新、切花種植及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