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桂花是傳統的香花植物,花雖小,其香氣有別于蘭花的幽香?梅花的淡香?水仙的清香?荷花的微香,既濃郁,又有些甘甜,使人難以忘懷,故昔人之曰“清可絕塵,濃能溢遠”,因其有“神韻”,即是仙香。
桂花,全天下共有31種,我國產26種。因其葉脈形如“圭”字而得名,又稱木犀?巖桂?九里香?七里香?天竺桂?月桂等。其枝葉茂密,四季常青,其花香清可絕塵?濃能溢遠,而且花期正值中秋佳節,花時香聞數里,有“獨占三秋壓群芳”之美譽,深受人們的喜歡。
桂花史話
據文字紀錄,我國桂花種植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海經?南山經》中提到招搖之山多桂。楚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贊美:“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花就深受人們的喜歡。我國為桂花的田園,外洋種植的桂花均系由中國傳入的,我國是目宿天下上桂花第一生產大國,有栽植的桂花風景林?矮干球形的盆栽盆景。我國桂花的繁育?種植嫁接?修剪?采收?蘊藏?加工等各項技術都居于天下前線。
陰歷八月,古稱桂月,是賞桂的較佳月份。桂花與明月,很早就聯系在一起,因此,“桂魂”?“桂輪”?“桂月”?“桂窟”等,都成為月亮的代表,“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桂花成了生長在月亮上的神樹,傳說月亮上有座宮殿,又稱廣寒宮,寥寂的嫦娥仙子棲身在宮中。宮中有一株桂花樹,高五百丈,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就是指的這棵桂樹。它生長很快,不砍月宮將容納不下,玉帝就命一個修仙時犯了錯誤的人――吳剛,每天去砍,可是隨砍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愈合,隱喻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著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征永生,將桂花與月宮?嫦娥?吳剛聯系在一起,頗具神奇色彩,使眾人無不心憧憬之。毛澤東寫下了“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的浪漫詩句,偉大的情懷也融進了這優美?悅耳的故事中。
正是由于月宮中有桂樹的傳說,便由此也有了“蟾宮折桂”的說法,折桂成為中舉的象征,而且人們將科舉考試稱為“桂科”,將科考高中稱為“折桂,”登第人員的名籍則稱為“桂籍”,再聯系到月宮中的桂樹,便有了“蟾宮折桂”一說。宋代僧人仲殊在《金菊對芙蓉》中寫道“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引騷人乘興?廣賦詩章。許多才子爭攀折,嫦娥道三種清香:狀元紅是,黃為榜眼,白探花郎”,將桂花的花色――紅(丹桂)?黃(金桂)?白(銀桂)與科舉中殿試的前三名聯系起來,絕妙絕倫。
杭州西湖一帶的桂花,在唐朝時已聞名,當時重要栽植于靈隱寺一帶。“桂子月中落”的傳說自唐朝廣為撒播。如詩人宋之問作《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瑚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白居易《憶江南》中有“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詩句,并作《東城桂》兩首,其一曰:“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間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世取次生。”這都使桂花加倍充滿了詩情畫意。每當金秋時節,綠葉上綴滿一簇簇?一團團金粟銀屑,香飄云外。花落之時,隨著一陣秋風拂過林梢,濃密的桂粟紛紛飄落,霎時下起了或黃或白的桂雨,給人以仙境的感受。
桂花品種
由于種植歷史悠久,桂花經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種植品種。根據傳統分類的方式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桂花可分為4個品種群。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日香桂’?‘三月桂’?‘天香’?‘長梗素花’?‘淡妝’?‘五瓣四季桂’?‘天女散花’?‘橙黃四季桂’等品種。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有‘九龍桂’?‘早黃’?‘雪桂’?‘菊瓣’?‘香云’?‘鵝黃’?‘廬州黃’?‘垂瓣’?‘長葉碧珠’?‘銀展碧珠’?‘長梗白’?‘玉玲瓏’?‘銀星’?‘白碧’等品種。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至金黃色,有‘亮葉金桂’?‘金獅桂’?‘垂枝黃’?‘萬點金’?‘醉云’?‘籽金’?‘月宮遺金’?‘叢中笑’?‘雨花黃’等品種。
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籽丹桂’?‘橙黃丹桂’?‘紅十字’?‘醉肌紅’?‘晚霞’?‘笑靨’?‘嬌容’?‘鄂橙’?‘蘇州紅’?‘雨花石’?‘紅艷凝香’?‘雄黃桂’?‘蘇州淺橙’?‘朝霞’?‘火煉金丹’等品種。
桂花習性
桂花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的木本花卉,每年8~10月開花,整個花期15~20天,花甜香,花朵較小,其幽靜的香氣營造出平靜優美的氣氛。
據子房發育的狀態,桂花有的效果,有的不效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種,一般要5~6年才開花。采取無性繁殖方式,如扦插?嫁接?壓條,可以昔時開花。在眾多的木本花卉中,桂花屬于長壽樹種,我國是天下上桂花古樹保留較多,分布較廣,較集中的國家。陜西漢中南鄭縣圣水寺的“漢桂″,相傳為公元前206年西漢蕭何手植,樹齡2000多年。在中華大地上100年以上的古樹不能勝數。古桂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一筆偉大的財富和珍貴遺產,這為我們挖掘桂花文化,開展科學研究,開發旅游資本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宋代紀錄:“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后月還虧,須知天上人世物,同稟清秋在一時。”這首詩指出了桂花開花的基本紀律:即每年陰歷八月十五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后花干枯了,此時月亮也虧缺了。
桂花喜陽光,既耐高溫,亦能耐寒。因此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均可陸地栽植。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須注重有足夠光照,以利于生長和花芽的形成。
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桂花對土壤要求不嚴,除堿性土和低洼地或過于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松散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較為適宜。
八月桂花香
桂花不僅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傳統的香花植物,花雖小,其香氣有別于蘭花的幽香?梅花的淡香?水仙的清香?荷花的微香,既濃郁,又有些甘甜,使人難以忘懷,故昔人之曰“清可絕塵,濃能溢遠”,因其有“神韻”,即是仙香。據《成都古今記》紀錄,早在唐宋時期,成都一帶就把每年陰歷八月定為桂花會會期,民間有“八月桂市”季節性商業活動,遠近聞名,賣桂?買桂?賞桂?吟桂成為一時盛風。到了明朝正德年間,狀元楊慎則在新都桂湖“沿湖遍栽桂樹”,并作《桂湖曲》,“南亭”因而更名為“桂湖”。2021年新都正式確定桂花為縣花,這可能是我國近代關于縣花的較早紀錄,當地群眾也形成了桂湖賞桂的習俗。近幾年來,新都多次樂成地舉行桂花藝術節,以怪異的地方特色吸引八方游客。
桂花的其他主產地如浙江杭州?廣西桂林?蘇州光福及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結合旅游和經貿活動,舉行各具特色的“桂花節”,使桂花加倍深入人心,并擴大了地方著名度,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生長。
早在2021年前,就用桂花制酒,桂花制茶。至今,桂花酒?桂花茶在地方特色中仍具一席之地。同時,開發出了桂花月餅?桂花糕?桂花糖?桂花糖藕?桂花栗子羹等50多種,產品脫銷天下各地。桂花與我國的傳統醫藥有不解之緣。《說文》紀錄“桂,江南木,百藥之長”。《本草綱目》載有木犀花氣息辛溫無毒,“同百藥。煎孩兒茶作膏餅含,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同麻油蒸熟,潤發及作面脂”。最近有研究證實,桂花另有降血壓的成果。
桂花作為園林綠化樹種,有一套歷史性的程式,深為人們所熟悉和喜歡。如用玉蘭?海棠?牡丹?桂花相配,取其諧音“玉堂富貴”;用金桂?玉蘭?海棠相配,取其諧音為“金玉滿堂”;用白玉蘭?海棠?迎春?牡丹?桂花同植于堂前,取“玉堂春富貴”之諧音。兩株桂花對植而形成“兩桂當庭”或“兩桂流芳”,這些都是人們喜歡的傳統設置方式。
中國作為花卉王國,花卉資本十分豐富,但許多原產中國的花卉如牡丹?月季?蘭花?山茶等國際品種登錄權威被外洋得到,直到2021年11月,北京林業大學陳俊愉院士才有了零的突破,得到了梅花的國際品種登錄權威。國際園藝學會品種命名和登錄委員會于2021年10月27日,正式批準中國花卉協會桂花分會及南京林業大學向其柏教授為木犀屬植物品種國際登錄權威。這解釋晰中國在木犀屬(桂花屬)研究中處于國際領先職位,標志著中國園林植物在天下植物研究中居于領先職位。這一國際登錄權威的得到無疑對中國花卉產業,尤其是桂花產業將是一次千載一時的時機,對于木犀屬植物走向天下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9990.html。